ISO内部审核检查表优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4.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ISO内部审核检查表优质资料.doc

ISO内部审核检查表优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SO内部审核检查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受审核部门采购部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依据审核项目审核记录(证实方法、抽样程度、接触人员)审核结果质量手册条款号依据文件5.2方针《质量手册》部门人员对质量方针是否熟悉?是否有进行沟通?通过什么形式向一线员工进行沟通?结合自己岗位怎么理解?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岗位说明书》部门负责人是否了解部门的职责?部门内人员是否了解岗位的职责和权限?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质量目标管理程序》部门有哪些质量目标?查看【年度质量目标】对相关质量目标是否制定管理方案?查看【质量目标行动计划】对相关管理方案是否按设定的时间进行跟踪与评价?相关人员是否清楚公司总的质量目标及部门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到目标值的是否有进行分析改进?人员《培训管理程序》相关岗位人员配置是否充足?是否存在特殊工种?人员是否符合要求?7.1.6组织的知识《知识管理程序》是否收集并建立部门内部的知识?是否将收集到的知识向品管部汇集分享?如何确保知识的运用,发挥其作用?7.2能力《培训管理程序》部门内是有特殊岗位,人员能力是否得到定义,人员能力是否符合要求?部门岗前培训是否有专门的教材或指定内容?部门教育训练的执行情况?7.3意识《培训管理程序》是否对人员进行相关意识的培训:a)质量方针;b)相关的质量目标;c)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d)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询问部门人员是否了解相关信息?7.4沟通《沟通管理程序》是否有沟通的程序?程序中是否对沟通的内容、方式、时机、沟通对象、负责人作了规定?程序中是否规定了与相关方的沟通和协商?受审核部门涉及到哪些信息交流?是否按要求进行沟通?7.5形成文件的信息《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部门是否得到需要的文件?文件版本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均盖有发行章?文件的保护是否符合要求?部门记录的填写是否规范,记录的内容是否完整?8.4外部提供过程《采购管理程序》、《供应商管理程序》供应商的选择、初审、评价、审批是否依照程序要求进行?是否有合格供应商名册?在用供应商是否有持续监督与考核采购物料是否由合格供应商提供?9.1.3分析评价《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是否对相关监视和测量的数据是否有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数据分析有用到哪些统计技术?统计技术的选用、使用是否恰当?10.2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部门内的不合格的纠正措施是否是针对根本原因?纠正是否有效?上一次部门内审不符合情况的纠正情况跟踪?审核员:审核日期:受审核部门品管部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依据审核项目审核记录(证实方法、抽样程度、接触人员)审核结果质量手册条款号依据文件5.2方针《质量手册》部门人员对质量方针是否熟悉?是否有进行沟通?通过什么形式向一线员工进行沟通?结合自己岗位怎么理解?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岗位说明书》部门负责人是否了解部门的职责?部门内人员是否了解岗位的职责和权限?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质量目标管理程序》部门有哪些质量目标?查看【年度质量目标】对相关质量目标是否制定管理方案?查看【质量目标行动计划】对相关管理方案是否按设定的时间进行跟踪与评价?相关人员是否清楚公司总的质量目标及部门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到目标值的是否有进行分析改进?人员《培训管理程序》相关岗位人员配置是否充足?是否存在特殊工种?人员是否符合要求?7.1.5监视和测量资源《监测设备管理程序》有无仪器台账清单(总览表)及校准计划?包括:仪器编号、校准间隔时间、使用场所、使用状态?是否建立标识,用于确定其校准状态?在适当的时间间隔里,仪器是否有重新校准?外校单位是否为具备相应资质的计量资格要求的专职计量检定机构?正在使用中的量具上是否均有贴合格标识?不合格的量具是否及时隔离、报废,以防误用?是否明确规定非授权人员不可调整、使用测量仪器?仪器维修后,是否重新校验?内部校准用的标准件精度是否高于被校的仪器?是否被正确保存?掌管内部校准的人员是否被培训或认证过?相关证明。当发现监视/测量设备失准/失效时,是否采取相应措施对该设备以往的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追溯和评价?7.1.6组织的知识《知识管理程序》是否对公司知识建立收集、分享的方法和渠道?知识的来源是否涵盖内部和外部?因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是否定期对知识的需求进行评估,并确定如何获取更多必要的知识?如何确保知识的运用,发挥其作用?7.2能力《培训管理程序》部门内是有特殊岗位,人员能力是否得到定义,人员能力是否符合要求?部门岗前培训是否有专门的教材或指定内容?部门教育训练的执行情况?7.3意识《培训管理程序》是否对人员进行相关意识的培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