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免费】.doc
上传人:建英****6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免费】.doc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免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8/NUMPAGES总页数8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免费】(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2、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2个氮原子-N2B.钙离子-Ca+2C.氯化铁-FeCl2D.氦气-He5、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7、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3B.+6C.+4D.+78、“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9、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织布B.耕田C.生火D.灌溉10、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A.②③B.②③④C.⑤⑥D.②⑤⑥11、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12、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1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湿衣晒干C.粮食酿酒D.石蜡熔化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塞16、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17、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长颈漏斗B.试管夹C.滴瓶D.蒸发皿18、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19、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0、某微粒M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