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全套汇总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695 大小:6.8M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全套汇总培训课件.ppt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全套汇总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8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总论第一章绪论耳鼻咽喉科学(otolaryngology)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觉器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的历史与现状]*在18~19世纪,欧洲开始出现独立的耳科、鼻科、喉科、咽喉科、耳鼻科及耳鼻颈科为特长的医师及诊所。*在20世纪20年代,欧美及世界各地相继建立耳鼻咽喉科。20世纪60年代以后,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工业化国家内,耳鼻咽喉科学正式更名为耳鼻喉-头颈外科(necksurgery&otolaryngology-head)。在我国,独立的耳鼻咽喉科出现1911年,近20余年来,才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耳鼻咽喉科学的范畴与特点]1、范畴:几乎包含了头颈外科的全部內涵。(2)、生理相关联:如咽喉的吞咽与发音功能是在相互关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实现。(3)、病理相影响:如急性鼻炎可并发中耳炎、咽喉炎。(4)、检查有共性:如耳鼻咽喉、气管与食管均需良好照明才能窥视与检查。(5)、治疗相辅佐:如咽喉管吹张要经鼻腔、后鼻孔填塞要经口咽才能完成。[耳鼻咽喉科学的进展与展望]1、进展:(1)、客观测听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听性脑干反应、耳窝电图、40Hz听觉相关电位、耳声发射、听觉P300检查等。(5)、鼻咽癌、喉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与基因治疗探讨。(6)、耳蜗植入治疗全聋病人的研究已使成千上万的聋人受益。(7)、鼻内镜及其功能性鼻窦手术的普遍开展。(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研究与腭咽成形术的临床应用。(9)、喉癌功能性切除,颈段气管、食管癌的切除与功能重建等手术提高了临床治愈率。(10)、侧颅底手术的开展挽救了重症病人的生命。展望:基因工程、导航微创手术、微显微手术等。[怎样学习与掌握耳鼻咽喉科学]应从局部同整体相对独立与有机联系的观念出发,即从临床医学的整体出发学习耳鼻咽喉科学,再把专业知识融入到临床实践中去。第二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的基本方法与设备第一节检查者和病人的位置第二节额镜与检查器械第三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查治疗综合工作台第三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总论第一节耳鼻咽喉-头颈先天性畸形第二节耳鼻咽喉-头颈感染第三节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异物第四节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第五节耳鼻咽喉-头颈变态反应第六节耳鼻咽喉-头颈创伤第七节全身疾病在耳鼻咽喉-头颈的表现第四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用药原则与特点及特殊治疗法第一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用药原则与特点第二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特殊治疗法第三节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应用第四节立体定向放射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应用思考题:简述几种常见全身疾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表现特点。鼻科学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鼻外鼻外鼻由成对的骨和成对或单个的软骨构成。有鼻根、鼻梁、鼻尖、鼻翼、鼻底、鼻小柱和鼻唇沟等。22外鼻皮肤鼻尖及鼻翼处皮肤含较多汗腺和皮脂腺,易发痤疮、酒渣鼻和疖肿。静脉回流解剖特点:(难点)面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内眦静脉可经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所以易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25神经运动神经为面神经;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一些分支。淋巴回流主要汇入下颌下淋巴结和腮腺淋巴结。鼻腔鼻腔:包括鼻前庭和固有鼻腔。鼻前庭:前界——前鼻孔;后界——鼻內孔。特征:由皮肤覆盖,并长有鼻毛,且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故易发生疖肿,疼痛剧烈(因皮肤与软骨连结紧密)。鼻阈:鼻翼內侧弧形的隆起部。固有鼻腔:由粘膜覆盖,有前、后界及内、外、顶、底四壁。前界——鼻內孔;后界——后鼻孔;底壁——即硬腭的鼻腔面,与口腔相隔。前3/4——上颌骨腭突;后1/4——腭骨水平部。内侧壁——即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即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组成)。后界为后鼻孔——主要由蝶骨体(上)、蝶骨翼突内侧板(外)及腭骨水平部后缘(底)、犁骨后缘(内,即左右后鼻孔分界)围绕而成。333435外侧壁——分别由上颌骨、泪骨、下鼻甲骨、筛骨迷路(内壁)、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1)下鼻甲和下鼻道(inferiorturbinate&inferiormeatus):*下鼻甲骨:是一单独呈水平状卷曲的薄骨,附着于上颌骨内侧壁和腭骨垂直板。3738*鼻泪管:下鼻甲骨上缘中部的泪突与泪骨连接,并与上颌骨额突后面的骨槽共同构成。开口于下鼻道顶端。*咽鼓管咽口:距下鼻甲后端1·0~1·5cm,下鼻甲肿胀或肥大等时可直接影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