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胃癌外科治疗演变的概况.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胃癌外科治疗演变的概况.pdf

我国胃癌外科治疗演变的概况.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我国胃癌外科治疗演变的概况(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摘要】我国的胃癌手术在切除范围、淋巴结的清除和联合脏器切除等方面几经演变,特别对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日趋规范合理,术后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腹腔镜或内镜下切除和微转移灶的检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关键词】胃肿瘤·外科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外科、病理科医师对胃癌的临床、病理、病因以及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不断深入,胃癌外科治疗从胃的切除范围、淋巴结的清除、联合脏器切除、消化道重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几经演变,到目前为止已更加合理化,术后5年生存率从不足20%上升到50%~65%[1]。1进展期胃癌外科治疗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以前,胃癌的外科治疗仅在大城市医院施行,均采取切除原发病灶的胃次全切除术式,与治疗溃疡病的术式基本相同,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患者往往死于术后肿瘤复发及腹膜或远处脏器(主要是肝脏和肺)转移。当时认为这是胃癌外科治疗较为理想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的术式,之后有学者设想以治疗乳腺癌Halsted术式或直肠癌Milles手术的方式来治疗胃癌[2]。1948年顾恺时、吴善芳[3]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全胃切除治疗胃癌,虽然术后5年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多、创伤大,却开创了我国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先例。傅培彬等[4]则相继开展了胃癌扩大手术并进行胃周区域转移淋巴结清除,以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1962年日本癌研会编写了《外科·病理胃癌处理规约》,肯定了胃癌整块切除并彻底清除胃周转移淋巴结的术式可明显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将D2(清除第5号站淋巴结)定为胃癌治疗手术的金标准,并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认可。我国各地也相继引进这一技术开展胃癌的外科治疗。1978年全国首届胃癌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并成立了胃癌外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开拓了我国胃癌外科治疗的新局面。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以D2为标准的胃癌根治手术,使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11%上升到23%。同时对胃癌的生物学行为进行研究,初步总结了大体病理组织学类型(局限型、溃疡型、溃疡浸润型及弥漫浸润型),将胃癌的生长方式分为团块状、巢状和弥漫浸润性生长;将淋巴结转移分为3站16组;按浆膜受侵面积大小、浸润深度以及浆膜形态学的改变,分为正常浆膜、反应性浆膜、结节型(突出结节、扁平结节)浆膜、腱状型浆膜、多彩弥漫型浆膜、苔状型浆膜6种形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浆膜受侵面积大小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在胃癌术式选择及胃周区域淋巴结清除范围等方面,国内学者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基本取得了共识,制定了胃癌根治手术的原则,即整块切除原发病灶,两切线断端必须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无癌细胞残留,行胃远端或近端次全切除或全胃切除;清除胃周转移之淋巴结,清除的站数必须大于淋巴结转移的系数,并行大网膜前叶及胰腺被膜切除,术后行综合治疗(腹腔温热化学治疗、静脉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治疗)。遵循这一原则,使我国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1.1胃切除范围胃癌外科治疗中,胃切除的多寡,是否行扩大根治术(R3、R4)或联合脏器切除,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初步统一。但总的演变规律是切除范围由小到大、再扩大,联合脏器切除由单一脏器到多个脏器切除,更有甚者行左上腹脏器切除(10个脏器被切除)或Appleby手术。但实践证明扩大及多个脏器联合切除,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并不能明显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因此缩减脏器切除数目,尽可能保留正常脏器功能(如保留胰体尾、脾、肾上腺)成为当务之急。故90年代以后,手术切除范围由扩大而再缩小,但术后5年生存率并未降低。目前,除皮革胃或上下两个分区胃内多原发癌、残胃癌、残胃复发癌需行全胃切除外,余者均不是全胃切除的适应证。胃癌浆膜面已被癌组织浸润面积>20cm2、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及伴腹膜广泛转移者行胃扩大切除无临床意义。关于胃底贲门癌8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纷纷施行全胃切除合并胰体尾和脾切除。因行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后易发生顽固性反流性食管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炎,故而摒弃了近端胃切除而改行全胃切除,但术后并发症多,如糖尿病、胆囊炎、腹腔感染、吻合口瘘、无胃综合征、贫血等,5年生存率并无显著提高。之后有学者提出将一段带血管蒂的空肠移植于残胃与食管之间,可以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我院开展此类手术80余例,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