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电信网课件.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5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3章 电信网课件.ppt

第3章电信网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电话网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出了第一份电报1854年,电话原理就由法国人鲍萨尔设想出来1876年2月14日,贝尔在美国专利局申请电话专利权的。两小时之后,一个名叫E•格雷的人也申请了电话专利权1877年,爱迪生又取得了发明碳粒送话器的专利而在其后,随着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光纤等技术的出现,电话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传统电话业务(POTS)、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3.1网络协结构在该层次结构中,传输网和交换网也称为基本网,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称为辅助网或支撑网。基本网中,传输网作为交换网的服务性层网向交换机提供电路连接服务。另外,传输网并不一定只服务于电话交换网,也可以同时为其他通信网络(如ATM网等)提供电路或链路服务。辅助网中,信令网为交换机提供信令传送服务。辅助网并不是电话网所必需的部分。以随路信令系统作为交换机的信令通信基础时,不存在独立的信令网。如果交换机本身的时钟信号具有较高精度,同步网也不是必须的。而管理网的诞生更是近几年的事情。然而,辅助网的引入,以及层次化的网络结构,使电信网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且非常利于电信网络的发展和演化需要。但是层次化网络结构可能带来的最大不利因素,是网络复杂度的增加,对网络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拓扑结构电话网的拓扑结构,常指网络中各交换机间,忽略它们的空间位置,以及连接链路的空间走向和几何长度,电话网络所表现出来的几何性质。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网状网、星型网、环型网、总线型网、树型网和复合型等。电话网所采用的拓扑结构,除了用户环路部分和用户驻地部分外,以网状网络、星型网以及其复合型网为主。网状网(mesh,网孔网)中,每个节点至少与两个节点直接连接,并且至少存在一个节点与两个以上的其它节点直接连接。最典型的网状网是一种完全互连网,网中每个节点与所有其它节点直接相连。星型网中存在一个中心节点,所有其它节点直接与中心节点连接。在星型网和网状网的复合型网中,存在若干中心节点,所有其它节点与这些中心节点直接相连,而中心节点之间则以网状网的结构形式进行连接。网状网连通性方面具有较大的冗余度,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但是成本较高。星型网则刚好相反。复合型网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是电话网中最常用的拓扑结构。本地电话网的端局与长途出口端局之间,一般以星型结构连接。而不同地区的长途电话局之间,以网状结构连接。就我国的特殊地理环境限制,通常电话网会在地域相对集中的中心区域设立高一级的长途中心,以星型结构连接所有长途局,而若干高等级的长途中心仍以网状网结构连通。这种嵌套形式的结构,即为电话网的等级结构。3、等级结构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其形成原因主要和地理环境条件、行政区划以及电话业务的流量的空间分布有关。在不同级别的地域中心,通过设立汇接中心局,将区域内的电话业务量汇集起来,可以提高通信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网络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1)电话网等级分类根据ITU-T的有关建议,交换局最多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C1、C2、C3、C4、C5。其中端局(C5)组成的本地电话网,可以设立本地汇接局(Tm局),以汇集或疏通本地话务。在拓扑上,下级交换中心以星型网连接到上级交换中心。除了C1和C5端局外,电话网的主体是一个逐级汇接的多级星型网。2、各级交换中心的职能一级交换中心,即C1局,其主要职能是疏通其服务区内的长途话务,包括长途去话、长途来话和转话话务。该中心主要分布在大区中心。在中国,C1局的局号由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二级交换中心,即C2局,主要职能是疏通省级内的长途话务。主要分布在省级中心。三级交换中心与C2类似,所不同的是服务区的大小。C3局主要以行政地区为单位,分布在地区中心(地级市)。C4局主要以行政县为单位,是长途网的终端局,其主要职能是疏通服务区内的长途终端话务。端局C5,其主要职能是疏通本局用户的去话和终端来话业务。通过与相应的长途局连接,C5可以疏通长途来、去话业务。同样,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端局又分为市话端局、卫星城镇端局和农村集镇端局。Tm局的主要职能,是汇接服务区内的本地话务。在实际的应用中,Tm局的功能可与C4局功能合并在同一个交换局中。4、等级结构的演变和发展五级制电话网结构正逐渐向三级网演变。其中,长途电话将由省间长途网和省内长途网二级组成,而C3局以下的电话网,将以扩大的本地网形式所取代原有的网络结构。(图3.4)根据各长途交换中心在网络中的地位,以及其所汇接的话务类型,长途电话二级网将国内长途交换中心分为两个等级。汇接全省转接(含终端)长途话务的交换中心为省级交换中心,用DC1表示。汇接本地网长途终端话务的交换中心用DC2表示。即原来的C1级和C2级交换中心演变为DC1,原C3和C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