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研究.doc

2010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江若尘一、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编制的背景和意义(一)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编制的背景中国企业500强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500强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在悄悄的改变:经济结构转型、国际金融动荡、世界经济放缓、高成本时代来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培育新竞争优势的挑战——低成本优势与高成本竞争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30年,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进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极大地解放了自身的生产力,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凸显了“低成本”优势,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不断提高。中国企业追求低成本优势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节约资源和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经济结构转型、自然资源价格的攀升、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生态保护标准的确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中国企业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低成本竞争优势很难维系的情况下,新的竞争优势却未显现。因此,在高成本时代,1江若尘,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企业如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是必须攻克的难题。2、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挑战——被动国际化与主动国际化中国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原因和社会体制性因素,中国大企业的政府主导型超常规发展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由于中国自身拥有的巨大市场,使得中国企业在国内具有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跨国经营没有成为它们早期发展的生存之道。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市场对外国企业的逐步开放,呈现出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级的跨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攻城略地,出现了徐工案、达能与哇哈哈之争以及可口可乐欲购汇源等案例,都显示出了民族企业“被国际化”的危险趋势。尽管国内大多数企业早已经意识到:固守本土市场,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明显,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全球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无法回避的抉择。但由于受体制惯性、文化理念、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的提升并不理想。近年来,联想、海尔、TCL、长虹、宝钢、首钢、中远集团、中国移动等都进行了国际化,但付出的学费是高昂的。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则是在自己不够强而大的基础上走出去的,缺少必要的积累,凸显出国际化经营的规则不太熟悉与经验不足的的劣势。国际化趋势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企业如果不主动国际化,就会“被国际化”。因此,如何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为“走出去”做好充足的准备,就成为中国企业的必修课——这一任务任重而又道远啊。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做强做大与可持续发展企业之强,在于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运作效率等。企业之大,在于资产、规模、营业额或销售收入及市场占有率等;在中国由于理念方面的原因,企业过分追求大。因此,中国企业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从2002年起发布的500强企业排行榜,就是以大为评价标准的,每年进出这一榜单的企业大约在80至100家左右。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快速扩张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企业发展并不稳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孪生物,是由企业的内外部原因导致的。强的企业由于机体的强大,能够安然度过危机难关;大弱的企业由于机体的免疫力差,难以度过危机之关,如以高盛为代表的一批大而弱的企业在“次贷危机”中的濒临破产。因此,评价企业家的标准,不是看你在顺境中积累了多少财富,而是看你能不能建立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企业,并能够在危机中屹立不倒,继续前行。因此,中国企业要想成为世界级大企业,就必须树立强而大的理念,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全力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反之,若企业在“政府主导型超常规发展模式”的短期内,依然靠剥夺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取得发展和收益,则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步入死亡。竞争力是企业的一种综合实力,不同的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但在目前的关键时期,中国企业应该在经营理念、发展方式、商业模式、体制机制、竞争手段等方面全方位地推动企业的战略转型,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经营能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二)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编制的意义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中国500强企业的成长环境具有特殊性,表现为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