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活中的水(课堂笔记).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章 生活中的水(课堂笔记).pdf

第1章生活中的水(课堂笔记).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1学时】第1节水在哪里一、水的组成1、世界水体的构成:海洋水96.53%+陆地淡水2.53%+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2、陆地淡水中,以68.69%的冰川水和30.06%的地下淡水两种水体为主;【思维拓展】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目前人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浅层地下水、湖泊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3、水的存在形式:水以固、液、气三态存在,其中地球上大部分水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地区,水通常以固态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主要以气态的形式存在。4、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其中儿童体内的水分可达4/5;一般动物含水量70%—80%;水母98%;草本植物70%—85%;黄瓜95%;植物风干的种子15%以下: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二、水循环1、水的三态及其转化:2、导致水循环的原因:(1)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2)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3、水循环的重要性:使陆地淡水不断得以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14、水循环的类型:A、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1)主要包括的水循环环节:降水、蒸发、蒸腾、升华、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2)特点:使陆地淡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B、海上内循环(小循环):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1)主要包括的水循环环节:降水(海洋上空)、蒸发(海洋表面);(2)特点: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水循环的近十倍C、陆上内循环(小循环):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1)主要包括的水循环环节:降水(陆地上空)、蒸发、蒸腾、升华(陆地表面);(2)特点:补充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少5、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2)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4)塑造地表形态;6、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大气水(最快)、冰川水(最慢)7、影响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快慢的因素:水的总量和水循环的活跃程度【误区警示】误区:误认为淡水资源同样参与水循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防错妙招: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3%。虽然,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但是在人类利用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浪费和污染两个问题,从而导致全球淡水资源危机,所以不能认为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应该采取措施加强保护。【第2学时】第2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电解1、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的目的:增加水的导电性,加快实验速率2、实验现象:(1)两电极上产生气泡,且两支玻璃管内液面下降,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多;(2)产生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3)产生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3、验证两种气体的方法:(1)直接点燃:用点燃的火柴直接点燃,若观察到气体能燃烧,且产生淡蓝色火焰的现象,则为氢气;(依靠氢气的可燃性)(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为氧气;(依靠氧气助燃性)法二: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观察到燃烧的木条烧的更旺,则为氧气;【巧学速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4、文字表达式: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5、实验结论:(1)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不能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2(3)每个水分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注意】实际电解水实验中,往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的原因有:(1)主要是在水中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2)次要原因在于产生的氧气氧化电极而减少;二、水的物理性质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水的异常现象:热缩冷胀;即(1)4℃时,水的密度最大,密度为1g/cm3;(2)4℃时,一定质量的水,体积最小;2、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增加,密度减小。3、冰山的形成:陆地上的冰川或冰架凸向海洋中的部分在风、浪、潮水及自身重力作用下碎裂,浮在海上就形成冰山。【误区警示】误区一:误认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是指气体质量比。防错妙招: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产生氢气,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1:8。误区二:误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防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