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9单元第1讲新中国民主政.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9单元第1讲新中国民主政.pdf

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9单元第1讲新中国民主政.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九单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具体表现总体上(1)民主政治: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立足国情,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系。“文革”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政治(2)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社会主义制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外交政度建立和社策,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中国政会主义建设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道路的曲折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探索(有成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就,也有教(1)过渡时期,中国人民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进行“一五”计训)划建设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2)全面建设时期,中共八大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但由经济于急于求成,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在经济建设中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劫难。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生活水平总体较低。与此同时,新社会生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及大众传媒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社会生活受活政治运动的影响较大,服装呈现明显的时代特色。(1)理论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思想文(2)科技文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弹一星”使我国的科技和国防化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在杂交水稻及生物科学方面也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成就。这一时期,文艺领域倡导“双百”方针,出现了繁荣景象。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制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但“文革”开始后,教育战线一片混乱,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第1讲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新中国的成立1.奠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召开: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2.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召开:□011949年9月,0□2北平。(2)主要议题:讨论新中国成立。3.成立(1)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05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2)0□6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4.意义(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2)建立的□07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民主政治建设的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问题探究]新中国成立,是否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提示:否。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史观解读]以多元史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革命史观: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2)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4)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思维拓展]《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原因(1)从产生的条件看,当时全国解放的任务尚未完成,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的条件尚不具备。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制定临时宪法。(2)从内容看,《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3)从作用看,《共同纲领》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临时性,为1954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图解历史]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归纳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代议制的区别[微点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1)人民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形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