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板块 第23讲新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听云****君哇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板块 第23讲新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板块第23讲新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3讲eq\b\lc\|\rc\(\a\vs4\al\co1(,,,,,,))新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知识点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两弹一星背景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中共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的战略决策成就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6月,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东方红Ⅰ”号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轨道1975年11月,中国又首次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2.“东方魔稻”(1)成就:①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②在理论上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③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2)影响:①世界各地正在推广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②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3.“银河”系列计算机(1)成就:①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②1997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2)意义: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4.“神舟”号飞船(1)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意义:①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②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知识点二新中国的教育和“双百”方针(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扫盲教育(1)政策保障:①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实习学校。②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③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主要成效: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义务教育(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4)成就: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3.高等教育的发展建国后至“文革”前①建国初,中国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②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的“教育大革命”③1961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文革”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大学停止招生,专家教授被批斗文革”以后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政策放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都有长足发展(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双百”方针的提出(1)地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2)意义:①“双百”方针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②“双百”方针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③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以及人口学、遗传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2.遭遇曲折(1)原因: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破坏。(2)表现: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②“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再遭重创:“文革”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几乎中止。3.文学艺术的春天(1)“双百”方针重新确立: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把“双百”方针当做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2)文学艺术的春天:①文学上: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②学术和科技上:理论界摆脱了“以阶级斗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