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doc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方中学2010-2011七年级上册期末练习卷(历史)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位于:()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以上选项都不是2、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A.水稻、小麦B.水稻、粟C.水稻、玉米D.粟、小麦4、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A.黄帝B.炎帝C.舜D.禹5、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6.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7.在建筑物上使用瓦开始于下列哪个朝代?()A.夏朝B.东周C.西周D.商朝8.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奖励有功之臣B。开发边疆C.巩固西周统治C。打击守旧势力9.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10.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A.围魏救赵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D.“合纵”“连横”11.“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早出现于()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3.我们今天的汉字来源于:()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号14.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牛尊15.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是()A.“兼爱”、“非攻”B.“民贵”、“君轻”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法治”16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A.编钟B.铜钟C.七孔骨笛D.陶埙1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秦朝1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领导人是()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李斯、蒙恬D.张角19.汉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分别是()A.长安中亚B.长安西亚C.长安欧洲D.新疆欧洲20.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21.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下面哪个人的发明过程具有这样的特征()A.李冰B.蔡伦C.张仲景D.华佗22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孙思邈23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华佗24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西晋末年D.东晋初年25、晋代名将祖狄在南迁的过程中,带领亲族数百家从洛阳迁到京口。下列有关他的成语是()A.闻鸡起舞B.草木皆兵C.三顾茅庐D.纸上谈兵26、诗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美好风光,由诗歌中描绘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A.北魏B.前秦C.后赵D.成汉27.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A.祖冲之B.张衡C.刘徽D.刘歆28.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A.《齐民要术》B.《缀术》C.《水经注》D.《眿经》29.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等情况,需要查阅()A.《九章算术》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水经注》30.“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称赞()A.王献之的字B.顾恺之的画C.王羲之的字D.吴道子的画3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发展的原因是()A.绘画艺术B.雕塑艺术C.佛教的传播D.社会稳定32.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是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兰亭序》D.《神灭论》33.看到成语“画龙点睛”,你最有可能联想起“以形写神”的著名画家:A.王羲之B.祖冲之C.顾恺之D.贾思勰二材料解析题1关于商鞅变法。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君书·更法》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关于都江堰材料一:材料二:二王庙大殿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