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全程专题突破复习导练-事物说明文.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语文-全程专题突破复习导练-事物说明文.doc

中考语文-全程专题突破复习导练-事物说明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事物说明文(一)纽约街头的USB接口(2015·浙江丽水)孔祥凤最近,纽约出现了一件很诡异的事情,很多人正在走路时会突然停下来,用奇怪的姿势倚着墙壁,拿出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往墙上一按,过了一会儿,人们脸上会露出丝丝微笑。其实,那些人只是无意中发现了墙体内嵌着的USB插口,想上传或者下载一些自己喜欢的资料而已。这是德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兼艺术家巴特尔实施的一个叫作“死掉”的创意项目:在墙壁上嵌上一个USB接口,发现的人们可以与其他用户交换数据,并且这种“情报传递点”允许文件共享而不需要使用互联网。2010年1月1日,巴特尔在参加墨西哥艺博会时,看到了他最喜欢的网络艺术家卢森达的作品。让巴特尔感到惊奇的是,卢森达的作品都是把互联网当作画布,每幅画都有一个网站,并且观众还可以随意修改那些画。在卢森达的网站上有这样一句话:在网上和观众互动,不仅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还是对互联网艺术家的挑战。只有这样,艺术才会真正离开象牙塔,“活”在屏幕上,人人都可以随时下载。巴特尔看后特别兴奋,他觉得自己也可以把这个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里,即把网络艺术移入“真实”的生活中。于是,他决定在自己工作的城市——纽约实施这个创意项目。“死掉”创意项目一实施,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因为人们必须先到达藏有USB接口的地方,然后费尽心思地找寻,而且你并不知道U盘里面会有什么。这就像战争年代特工接头交换情报一样,未知的探险和冒险令很多人疯狂地加入到寻“宝”的活动中来。由于USB接口都处于公共场合,可能在风吹雨打中受损,于是除了鼓励大家安装,巴特尔还呼吁人们在项目网站上更新它们的使用状况,以方便人们可以更快捷地找到可使用的USB接口,真正在公共场合营造了一个匿名的线下文件共享平台。目前,“死掉”的创意项目在世界各地广泛扩散,全球有将近2000个这样的U盘被放置在各种奇怪的地方,如墙里、楼梯里、电话亭里,甚至在巴黎艺术桥的挂锁上,有将近10000ɡ的文件在共享。纽约街头的各种USB接口,就像是这座城市一道隐蔽而神秘的风景线,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传递了信息时代最为宝贵的精神和理念:分享。(选自2015年第5期《知识窗》,有删改)助读资料:◆“死掉”,英文“deaddrop”的中文翻译,指的是间谍秘密交换情报或物品的地方。◆中国也有两个“死掉”USB接口,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广州。根据项目网站的更新状况可知,北京这个USB接口已不复存在,而广州的USB接口至今还能正常运作。◆一些艺术家借用这些U盘分享自己的作品,也有人把这当作个人相册。在他们看来,大家留下的故事和个人痕迹永远是最有趣的。有一对瑞士夫妇分享的滑雪视频就很受欢迎。当然,有的人也会往“死掉”U盘里上传色情影片或病毒,内容五花八门。(摘自互联网)1.巴尔特为什么将这个创意项目命名为“死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在纽约旅游,想尝试“死掉”创意项目,你怎样才能更快地找到可使用的USB接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文章和助读资料,评价“死掉”创意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聚焦“PM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