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编辑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景山****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长城教学设计编辑最新整理.docx

长城教学设计_1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城教学设计长城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城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2、学生自由补充。3、老师给以肯定。二、学习生字1、学习会认的字。2、学习会写的字。3、学生书写。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1、CAI出示第一幅图:⑴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⑵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⑶小组讨论,并说说。2、CAI出示第二幅图:⑴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⑵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3、对照课文,读课文:⑴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⑵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四、小组学习,思考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五、巩固练习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2、指导朗读。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4、学生发言。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⑴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⑵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6、全班齐读。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一是使学生感受到“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三、总结学习体会1、感情去朗读课文。2、谈谈你的体会。3、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四、巩固练习1、指导朗读。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五、作业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板书设计】形态像条长龙城墙顶上气魄雄伟长城构造高大坚固城墙外沿方形城台伟大奇迹联想血汗、智慧凝成长城教学设计2【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二遗迹《长城赞》【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我上课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不错而思维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精妙的回答。【教学内容分析】《长城赞》是一幅长对对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民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分析】1、指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有哪些同学去过长城?谁能把自己亲眼见到的长城给大家描绘出来?并说说你在游长城时有什么感受。好,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