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精选12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解惑](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2)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3)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易错警示动物激素化学本质的归纳下丘脑: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垂体: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固醇类激素:性激素。7、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3)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重要意义!8、体温调节(1)人体热量的主要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2)主要的产热器官:骨骼肌和肝脏。(3)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汗腺、毛细血管等。9、水盐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途径①渴感的产生与饮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②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10、激素调节的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故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注:(1)靶器官、靶细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即为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一经靶器官、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2.细胞核结构(32页图2-15)①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②核仁:细胞有丝_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_间期可清晰看到其形态③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仔细阅读32页讲述染色质的这部分内容)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2.2细胞增殖1.真核细胞_方式有3种:有丝_无丝_减数_.明确细胞周期的'概念,指的是从一次_成开始,到下一次_成为止。其中_期占整个周期的90~95%,_时间相对短很多。3.无丝_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不能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例如蛙的红细胞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减数丝同点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次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只次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等现象2.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联会3.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或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3.一个体细胞形成2个体细胞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相同点1.细胞程中均出现纺锤丝2、染色体在细胞程中都只复制一次3.都出现有同源染色体5.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变形作用形成4个精子由于细胞质不均等1个卵原细胞只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逐渐退化消失;无变形作用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间期;在减数第一次,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4免疫调节1、免疫系统的组成(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吞噬细胞等2)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在骨髓中成熟(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