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docx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第一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笔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指定的依据1.儿童的发展(个人本位)。2.社会的要求(社会本位)。3.学科的特性(学科逻辑)。4.学习心理学的伦理(心理逻辑)。皮亚杰的儿童数学学习理论《儿童的数学概念》、《儿童的几何概念》、《儿童的空间概念》、《儿童的时间概念》、《儿童的机遇观念的起源》。关于知识的建构:图式、同化与顺应、平衡关于认知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阶段1:个体只注重事物的某一特征,并以此特征为判断的依据阶段2:个体能注意事物不同方面的特征,但作出判断时依据的标准不确定阶段3:个体同时兼顾事物各方面的特征,并能综合各方面特征作出判断关于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研究:守恒与守恒概念的发展:守恒是指个体能够不因物体的外在形状的变化或空间位置的改变二正确的感知物体数、量、形。三个标志:恒同性;可逆性;补偿性数概念与运算:点数-说出点数-数序(自然数中的位置)-数的组成-相邻数-形成数概念在《而然的空间概念》一书中,皮亚杰明确提出儿童最早的空间概念是拓扑性质的观点。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基本主张1.提供实物操作2.注重概念建构的过程3.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与顿悟。凯米在《幼儿重新发明算数》指出关于数学教育的形式是日常生活情境和团体游戏。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和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重点)分组数学活动特点:(1)幼儿有较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2)以小组学习或个别学习为(3)教师为幼儿提供并投放合适的玩教具(4)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价值:(1)有利于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取得发展(2)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3)有利于培养幼儿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4)能更好的培养幼儿数学的兴趣,满足幼儿求知和探索的欲望(5)有利于加强幼儿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注意:(1)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是降低(2)教师要有的放矢的投放材料(3)教师要及时观察并指导幼儿的学习(4)不可作为唯一的数学教学途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1.操作法: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焦距、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探索,获得数学感知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2.区分比较法、发现法和寻找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1.感受数学美,使儿童“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数学的科学美;数学的抽象美;数学的创造美2.渗透数形结合,辨“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借助幼儿园整体空间环境感知、学习数学;利用区角活动合理投放材料,刺激儿童有效地数思维(关注材料与活动内容本身的系统性、层次性;体现材料和活动内容的动态性、开放性)3.充分利用空间材料,引发儿童自发、自主的探索与学习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1.对集合的笼统感知是幼儿数概念发生的起始列乌申娜的研究:1.儿童在最初形成的是关于集合的含糊的数量观念,而后是关于作为统一整体的集合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对集合的比较的兴趣和更准确地确定集合中元素数量的兴趣,以后儿童才能掌握计数的技巧和数数的概念。(说明了什么?)举例:关于儿童的辨数、认数和点数的掌握辨数:能辨别出两堆不同数目物体的多少。认数:瞬时内不凭数数,只凭直觉说出物体数目点数:能逐一按物数数,并说出总数不会辨数就一定不会认数和点数,会认数不一定会点数,会点数就一定会辨数和认数,会认数则一定会辨数。数概念的发展规律:从辨数开始,然后发展到认数,再由认数发展到点数。2.感知集合是学前儿童形式数学概念的基础感知集合及其元素是计数的基础。学会计数的标志:会按数取物,并能说出总数。举例:计数训练单纯的计数训练,并不能导致数概念的获得,感知集合的元素是学习计数的前提,是儿童初步数概念形成的基础。3.感知集合及其包含关系有助于掌握数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理解并形成这样一种包含关系,才能理解数的组成及加减运算。每一个都包含在它的后继数里面,最后的数包含了全部所有数物体。4.感知集合的对应关系有利于幼儿深入理解数量关系。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发展的阶段1.3岁前,泛化笼统的知觉阶段2.3-4岁,感知有限集合阶段3.4岁左右,感知集合元素的阶段4.5岁以后,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的阶段区分1和许多的教育方法:感官参与;寻找比较;游戏情境格尔曼的正确数数5原则:一一对应原则;固定顺序原则;基数原则;顺序无关原则;抽象原则。说出总数标志着他已经开始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学前儿童数概念形成的标志1.掌握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理解10以内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2.理解10以内自然数的顺序;3.理解数的组成。学前儿童10以内的基数教育1.计数(数数)教育基本顺序:口头数数---点数----说出总数(1).按物点数(小班)教学要点:教师示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