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的评课稿.docx
上传人:一条****轩吗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踏雪寻梅的评课稿.docx

踏雪寻梅的评课稿.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踏雪寻梅的评课稿踏雪寻梅的评课稿3月20日,我参加了瑞安市中小学歌唱教学研讨课及音乐研修班第一次会议,聆听了万松实验学校的陈青老师和瑞安市外国语学校的胡秋莉老师精心准备的《春天》、《踏雪寻梅》两节歌唱课。接下来,我来谈谈对《踏雪寻梅》一课的感受。一、注重训练学生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及发声方法,打好合唱基础要想使合唱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发声等歌唱技能技巧。胡老师在上课之初,就运用柯尔文手势,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技巧演唱音阶。通过多次范唱,采用“打哈欠”这样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理念,为合唱教学打下基础。二、过于注重音乐要素的变化,忽视了歌曲的情感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歌曲力度的变化,处理得太过强硬,失去了音乐自身的旋律美。例如在“四个响叮当”处,胡老师做了渐强的处理,到最后一个“响叮当”的时候,过强且硬,让人听出了些许演唱革命歌曲的感觉。在我的理解,这里每个音上都标注了顿音记号,应该唱的轻松跳跃,充分体现出骑驴踏雪赏梅的美好意境。三、钢琴运用太少胡老师自身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较多采用清唱为学生做示范。但是在开课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而且是第一次上课班级,学生音准难免发生偏差。当学生唱了一段时间再发现不准,才用钢琴带。这样一来,学生对自己演唱声部的音准就会模棱两可,影响最后的和声效果。胡老师的这堂课,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合唱课时的一些场景,这些问题恰恰都是我自身存在的问题,所以怎样更好地设计合唱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较好完成教学目标,是我的一大难题,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