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数学课堂精彩结尾“六招”.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原创:数学课堂精彩结尾“六招”.doc

原创:数学课堂精彩结尾“六招”.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耐高温玻璃www.13860.cniyd“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中国论文网数学课堂结尾不知何时变得模式化,千篇一律的“谈收获”结尾让学生对此索然无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导入的独具匠心、精彩纷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课堂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一节好课好比一场精彩的交响乐,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一个余味无穷的“尾声”。精彩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能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进一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开拓思路、活跃思维、挖掘潜能、升华情感,从而取得“曲虽终、趣犹存、意未尽、思不止”的效果。一招:反思自评――评价结尾【案例】《正负数》结尾片段师:如果用正、负数分别表示你对这节课表现的满意程度(用+10和-10分别表示最满意和最不满意,0表示表现一般),你会给自己怎样打分呢?生1:+6分,我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比较满意。师:继续努力,你会更优秀的!生2:0分,我的表现没有其他同学出色。师:没关系,老师相信你以后会更棒的!生3(激动地):+10分,我上课表现积极,而且这节课的内容我都会了。师:不错,很有自信!生4(不好意思地):-2分,我有时没认真听。师(和蔼地):你很诚实,你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是一个进步,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能改正这个缺点,对吗?……【赏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本结尾片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后用“正负数”来评价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巧妙地将课堂评价与所学新知有效结合,让学生切身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通过自评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建立自信,也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更加勤奋,从而内化对学习的认识和动机,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二招:画龙点睛――一句话结尾【案例】《用数对确定位置》结尾片段师:最后,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话就藏在这个方格图中课件出示:■师:老师告诉你数对,同学们自己找出来,能做到吗?出示几组数对:(3,4)(6,1)(3,2)(7,1)(8,4)(1,3)(6,3)(5,3)(4,3)学生根据数对找对应的字。汇报找出的一句话:“数学是最简洁的语言”。师:的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又准确又简洁,数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说“数学是最简洁的语言”……【赏析】结尾时,教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知识寻找“一句话”的环节,学生在好奇的寻找中巩固、强化了新知,同时和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是最简洁的语言”这一句话隽永蕴藉,让学生回味无穷,达到了课虽终意未尽的效果。三招:快乐收场――游戏结尾【案例】特级教师黄爱华《约数和倍数》结尾片段师:下课前,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离开课堂”,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数是卡片上的数的倍数,你就可以走出教室。(学生顿时兴趣倍增)游戏开始:老师出示第一张卡片2,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走上讲台,依次说出一句话后高高兴兴地离开教室。当学生们跃跃欲试的时候,老师出示了第二张卡片0.5,有几位同学一下子冲到讲台前,见其他同学没有动,想了想,又走回自己的座位。老师让学生讨论:他们为什么又回去了?接着,老师出示卡片3和5,学生按同样要求依次走出教室。最后,还剩下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的学生。师:你们为什么不走呀?生:因为我们的学号数都不是老师拿出的卡片上的数的倍数。师:老师出示哪个数,大家就都可以走了?生(思考后,兴奋的喊出):1。师:为什么?生:任何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何自然数的约数。教师拿出一张大大的卡片1,最后一部分同学欢快地走出了教室。【赏析】这样的结尾,自然、巧妙、不落俗套,寓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于轻松活泼的游戏之中,不仅悄然之间丰富了学生“倍”的概念表象,明确了“1”在整除里的特殊性质,而且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取得了课已终趣犹存的效果。四招:巧设悬念――问题结尾【案例】《梯形的面积》结尾片段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疏理总结,然后巧设悬念:(1)当梯形的一个底逐渐缩短,直到为“0”,梯形会变成什么形?(2)当梯形短底逐渐延长,直到与另一底边相等时,它又变成什么形?(3)你能根据梯形面积公式记忆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面积公式吗?请同学们课后画一画、用细铁丝折一折就知道了。【赏析】“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很多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