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未预期非流动性效应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股票未预期非流动性效应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中国股票未预期非流动性效应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股票未预期非流动性效应研究的中期报告中期报告导言: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股票市场普遍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虽然研究表明这一问题主要由市场结构和投资者行为等因素导致,但仍有许多学者认为存在一种“非流动性效应”,即投资者对于市场流动性出现快速变化的情况下的不同反应,并进而影响市场的流动性。此次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非流动性效应,以期深刻理解股票投资者对市场流动性变化的反应方式及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1.文献回顾在以往的研究中,有部分学者已探讨了非流动性效应的存在及其影响。例如,Koijen等人(2017)研究了美国股票市场的非流动性效应,发现市场流动性下降对于投资者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大;而斯隆等人(2013)则研究了英国股票市场的非流动性效应,发现市场流动性下降对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更为显著。然而,对于中国股票市场而言,研究非流动性效应的文献并不充足。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关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文献,如代夫等人(2015)、王贺鸣等人(2018)等,虽然也探讨了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行为等问题,但并未明确探讨非流动性效应的存在。因此,本研究从中国股票市场的角度出发,继续探讨非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及其原因,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2.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本文使用2015年至2019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主要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选取的样本包括了A股市场中规模较大的股票,样本期内涵盖了股票市场较为典型的时期:2015年市场上涨,2016年出现“黑周一”事件,2017年市场震荡,2018年一度下跌,2019年开始逐渐企稳。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运用了差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来讲,我们对样本股票的流动性和收益率进行差分。差分后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情况。3.结果和讨论根据差分后的数据,我们发现:首先,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波动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2015年和2019年流动性变化较为平稳,2016年和2018年则出现较为剧烈的波动。其次,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于市场流动性变化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市场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行为。个人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快速撤出资金或者选择跟风操作。与此相反,机构投资者则倾向于控制自己的仓位并逐渐撤出,以期避免资金损失。另外,我们发现市场流动性变化对不同规模和行业的股票造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规模较小的股票更容易受到市场流动性变化的影响,而规模较大的股票则更加稳定。最后,我们对上述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我们认为影响投资者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其投资经验和风险偏好。在持续想要获得高额收益的个人投资者身上,风险偏好更为强烈,所以在市场流动性下降之际选择跟风操作。但机构投资者可能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更加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因此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流动性风险。4.结论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和投资者反应方式进行差分分析,我们发现非流动性效应存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具体来说,市场流动性变化对于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规模和行业的股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差异的存在主要源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对风险的管理能力。这些研究结果能够为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信息。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变化下投资者的反应方式,从而更为准确地制定策略,避免应对恐慌性流动性波动而进行的过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