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PAGE5资产评估报告的合理使用评估报告及其结论虽无强制执行力,但评估结论也不得随意使用或滥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资产评估报告的合理使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从资产评估程序的角度看,资产评估机构出具资产评估报书后,资产评估工作已基本完成。资产评估报告书的使用完全是资产评估委托方,资产评估管理方和有关部门的事情,与资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并无太大的关系。然而,现实中由于对资产评估报告书及评估结果使用不当的评估纠纷有愈演愈烈之势,关于资产评估报告书的合理使用问题已经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委托方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合理使用委托方在收到受托评估机构送交的正式评估报告书及有关资料后,可以依据评估报告书所揭示的评估目的和评估结论,合理使用资产评估结果。从性质上说,资产评估结果和结论是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和专业意见,并无强制执行力。在正常情况下,委托方完全可以在评估报告限定的条件下和范围内根据自身的需要合理使用评估报告及评估结论,并不一定完全按照评估结论一成不变地“遵照执行”。如果委托方直接使用了评估结论,那也是委托方的自主选择,并不是因为评估结论具有强制力。同时,评估报告及其结论虽无强制执行力,但评估结论也不得随意使用或滥用。委托方必须按照评估报告书中所揭示的评估目的、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评估结果成立的限制条件和适用范围正确地使用评估结论。委托方在使用资产评估报告书及其结果时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只能按评估报告书所揭示的评估目的使用评估报告及其结论,一份评估报告书只允许按一个用途使用。2.评估报告书只能由评估报告中限定的期望使用者使用,评估报告及其结论不适用于其他人使用。3.只能在评估报告书的有效期内使用报告,超过评估报告书的有效期,原资产评估结果无效。4.在评估报告书的有效期内,资产评估数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应由原评估机构或者说资产占有单位按原评估方法做相应调整后才能使用。5.涉及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的评估报告书及有关资料必须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授权部门核准或备案后方可使用。6.作为企业会计记录和调整企业账项使用的资产评估报告书及有关资料,必须由有权机关批准或认可后方能生效。所有不按评估报告揭示的目的、期望使用者、价值类型、有效期等限制条件使用评估报告及其结论并造成损失的,应由使用者自负其责。二、资产评估管理机构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核准、备案和检查资产评估管理机构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核准、备案和检查也是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一种使用。资产评估管理机构主要是指对资产评估行政管理的主管机关和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的行业协会。资产评估管理机构对资产评估书的核准、备案和检查是资产评估管理机构实现对评估机构的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重要过程:一方面,资产评估管理机构通过对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的核准、备案和检查,能大体了解评估机构从事评估工作的业务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由于资产评估报告是反映资产评估工作过程的工作报告,资产评估管理机构通过对资产评估报告书进行核准、备案和检查,能够对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对评估机构的人员、技术和职业道德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国有资产评估报告书能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通过对国有资产评估报告书的核准、备案和检查,以及统计与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国有资产占有、使用、转移状况以及增减值变动情况,进一步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服务。当然,资产评估管理机构对评估报告书的使用也应该是全面和客观的,资产评估管理机构应结合评估项目具体条件、评估机构的总体构思、评估机构设定的评估前提,以及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和定义等全面地评价评估报告和评估结论,避免就评估结论而论评估结论。三、其他有关部门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使用除了资产评估管理机构可以对资产评估报告书进行核准、备案和检查外,法院、政府、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机关、金融机构等有关部门也经常使用资产评估报告书。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个正确和合理使用评估报告和评估结果的问题。由于上述部门大都拥有或可以行使司法或行政权力。它们在使用资产评估报告及其结果时,往往伴随着司法和行政权力的使用。这就很容易把评估结论的咨询性与这些机关和部门的强制权力混为一谈,把资产评估结论的专业判断性与资产定价混为一谈。因而,具有司法行政权力的机关和部门正确和合理使用评估报告及其评估结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政府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使用当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时,对国有企业改制资产评估报告及其评估结论的使用,应等同于普通的委托方使用资产评估报告书,应按照普通委托方使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