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民情日记2013-2-26星期二阴雾瞧瞧咱那帮“穷亲戚”我有3户“一对一”的挂钩扶贫对象:一是一组的盛良柱,全家6口人。盛良柱今年71岁,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整劳力”。可能他老伴是“傻子”的缘故,儿子也是个“傻子”,取个媳妇又是个“楞子”。二是二组的邱永玖,全家4口人。邱永玖今年26岁,是家里的“整劳力”。去年在洋河一个私人手里作“电焊工”,现在听说到苏南打工了(我去他家4次,均未见到他)。2011年他父亲去世,抛下她母子,他母亲夏彩芹,今年49岁。去年他取了个“傻子”媳妇,现已怀孕待产。三是二组的毛学侠。先后三次区均未见到她家人,通过邻居了解,毛学侠今年49岁,全家4口人。去年她丈夫去世,家里的地就转给他人耕种了。家里的主要收入靠她和两个儿子(一个26岁,一个23岁)外出打工。由于常年不在家,村里很少有人知道她家情况。家里80多岁的婆婆现在女儿家生活。今天上午8:00前,我就到办公室把手头的事情处理一下,到市场上买了60斤粳稻种,赶往XX村。一路上云雾蒙蒙,阴郁的天气给人十分沉重压抑的感觉,但我的心情却是十分晴朗,因为我要代表“机关”人,去走亲戚。不到10点钟就到了邱夏村。未事先联系、也没找村干部陪同,我就直奔“亲戚”家。连续跑了邱永玖、毛学侠两户“亲戚”,都是“铁将军”把门,让我吃了“闭门羹”。我就向他们的邻居请教,问明情况。请他们转告,我是来走“亲戚”的,如果邱永玖、毛学侠两家人回来,请和我联系。村民们听说来了“城里人”,不一会就围上了一群人。见这种情况,我就主动问起春耕生产情况。“麦子长得怎样?稻种准备没有?”没想到,我这一问,让在场的群众情绪激动起来。74岁的张庭宝、60岁左右的张正聪、宗前亮、赵前美、刘长贵等老同志,你一句、他一句的诉说着他们心中的怨言、怨气和请求。综合他们的发言,我分析归纳了他们心中的诉求:一、土地流转。五河西的几百亩土地要强迫我们流转,群众不知情。到目前为止,只有小组长告诉他们,不要准备稻种了,土地要“卖”给人种了。“怎么流转、流转给谁”群众全不知道。有一群众说:“听说700元一亩”,另一群众愤怒的说:“打死我们都不流转、不能把老百姓当做敌人突然袭击”。二、拆迁问题。拆迁后每户少则3-5万、多则上10万才买到商品房,要住进去,还要装潢。群众感情上、心里上和经济上难以受了。三、土地撂荒。河东组一块4-500亩的土地,去年说是包给人种,700元每亩的流转费,到现在一直撂荒,自己不种、又不给老百姓种。老百姓看着心疼,老百姓要“生活”。说说聊聊,不知不觉就到了12点,我和百姓们告别。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难以平静,自然而然地又想起了区委X书记“千万不能忘记的是发展,万万不能忘记的是百姓”的话语!就是要求我们各级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学会做基层工作、基础工作、群众工作;学会与群众交流、交心、交朋友;学会发展路径得到群众理解、发展过程得到群众支持、发展成果得到群众享受。“干部要压缩会议,群众要增加会议,让群众知情、参与和支持”。这是本次瞧瞧咱那帮“穷亲戚”的再次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