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期末真题体验(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春岚****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期末真题体验(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真题体验(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真题体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7·浙江11月选考)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综合思维)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A.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答案C解析读太阳系示意图可知,土星不会出现在火星与火星的卫星之间,故不会遮住火星的卫星,A项错误;水星有自己的公转轨道,不会在小行星带中穿梭,B项错误;火星属于银河系,夜晚可以看见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C项正确;因行星之间实际距离遥远,在火星上用肉眼观测地球,只能是一个小点,D项错误。2.(综合思维)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④夜晚火星大气逆辐射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因为火星“表面大气稀薄”,所以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白天气温高,①正确;因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夜晚气温低,④正确。故D项正确。(2019·浙江4月选考)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3~4题。3.(区域认知)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A.动力辐合上升B.热力辐合上升C.动力下沉辐散D.热力下沉辐散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该地等温线向上凸,说明该地气温较周边地区高,气流垂直上升;在近地面,等压线向下凹,说明该处气压较周边地区低,是由于受低压系统控制,气流辐合上升所致,是热力原因造成的,故B项正确。4.(综合思维)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区域是()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答案D解析夏季,内陆地区的湖泊气温较周边地区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A项错误;冬季晴朗的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流沿山坡下沉至谷底,谷底气温低,B项错误;郊区与城市之间,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郊区形成高压,气流下沉,C项错误;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气温升高,气流上升,D项正确。(2019·海南高考)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5~6题。5.(区域认知)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A.偏南风B.偏东风C.偏北风D.偏西风答案C解析祁连气象站经度位置约为90°E,图中所示时间换算成当地时间约为23时至次日11时。由材料可知,谷风主要形成于白天,从当地上午的图像可以看出,主要是偏北风,故C项正确。6.(区域认知)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答案D解析通过风向的主体变化可推测,山谷的大致走向为东西走向,山风与谷风还可细分为上坡风与下坡风,由偏南风与偏北风的风速比较,偏北风风速较低,推测南坡较高,在下坡运动过程中受重力作用,风速较大,故D项符合题意。(2019·海南高考)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7~8题。7.(区域认知)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答案D解析据材料“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春汛”可知,锡林河有春夏两个汛期;结合6~8月降水量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农业生产特点(有部分种植业,需引水灌溉)可知,夏季生产用水量大(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地广人稀,生活用水量不大),故D项正确。8.(区域认知)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森林B.草原C.荒漠D.湿地答案B解析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故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草原,故B项正确。(2019·江苏高考)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综合思维)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D.25~30千米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