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期末综合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玉环****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期末综合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从宇宙看地球1,5,6,7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2,3,8,9,10,11,12,13,14,20,21,26,27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15,16,17,18,19,28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4,22,23,24,25,29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据此完成1~3题。1.(地理实践力)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应建设在太阳辐射较强,水域广阔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太阳辐射较强,水域广阔,D项正确。2.(综合思维)“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A.提升大气温度B.降低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增强地面辐射答案B解析“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减少了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使水体温度降低,B项正确;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可能会降低大气温度,A、D两项错误;减缓浮游植物生长,C项错误。3.(人地协调观)“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A.提高渔业产量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减少鱼塘蒸发量D.提高太阳能发电率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种生产模式是利用水域养鱼,利用水面空间进行太阳能发电,从而实现“一地两用”,故其最大优势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项正确。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读2018年世界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4~5题。4.(区域认知)与图中7级以上地震分布相关性最强的是()A.大陆的边缘地带B.板块的交界地带C.地形破碎的岛屿D.大洋的边缘地带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7级以上地震分布与全球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一致,主要是板块的交界地带,故B项正确。5.(综合思维)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原因是()①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②纵波后到达,左右摇晃③横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④横波后到达,左右摇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主要是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人们感到上下颠簸;横波后到达,人们感到左右摇晃,①④正确。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下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它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据此完成6~7题。6.(综合思维)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B.新生代C.中生代D.元古代答案C解析材料中海王龙生活在7000万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恐龙在中生代盛行,C项正确。7.(综合思维)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形成于该地质年代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答案C解析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是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盛行;新生代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据此回答8~10题。8.(综合思维)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C.大气辐射D.地面辐射答案D解析对流层大气是通过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大气增温,故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9.(综合思维)上图中,符合材料中所述现象的大气层次是()A.①+②B.②C.②+③D.③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高度,符合材料所述现象的大气层次是②;①层、③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10.(综合思维)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阻挡了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B.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上升C.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量增大D.近地面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答案B解析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当逆温出现时,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上升,空气中的污染物得不到及时扩散,导致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11~12题。11.(综合思维)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A.西北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