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陕西省测绘行业先进集体评选事迹材料西安市勘察测绘院推荐评选陕西省测绘行业先进集体简要事迹西安市勘察测绘院成立于1950年,经国家测绘局审定为全国首批甲级测绘单位,经国家建设部审定为综合类甲级工程勘察单位。勘测院党委一班人,是一个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勇于开拓、敢于挑战、善于创新的战斗集体。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建院宗旨,从机构设置、收入分配、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化改革,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带领全院员工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努力践行“和谐、诚言、勤奋、高效”的企业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全院各项工作:经济效益连年增长,科技水平不断创新,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为西安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大量精确、可靠的基础勘察、测绘资料。对全市地震小区划、地裂缝、地铁建设、地面不均匀沉降、地下水动态监测、重点文物保护等提供了大量权威性的勘测资料和数据,保证了西安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修编和具体落实用地形图,确保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用图和测绘工作。多次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测绘局评为全国行业先进单位。2003年获得国家建设部“全国城市勘测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被陕西省勘察协会评为工程勘察诚信单位;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被西安市规划局评为先进单位,2009年被地区评为最佳文明单位。坚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调整中求稳定,是近年来勘测院谋求发展的基本思路。他们先后进行了调整压缩机构,精简机关人员,实行了干部竞争上岗,员工双向选择,热点岗位定期轮岗,推行了内部退养制度和待岗制度,新招人员全部实行社会化聘用,全院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在分配上不断探索新的有效激励机制,尝试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管理方法,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实行院总量控制、生产科室自主分配,引导管理、技术、经营和生产人员在院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是近年来勘测院谋求发展的基本方针。多年来,勘测院始终紧跟勘测行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专业人才,更新仪器设备,目前测绘专业已完成了从传统测绘到数字化测绘的跨越发展,为了早日实现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跨越,勘测院在2003年成立了“西安市地理信息中心”,并提出了以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为龙头、带动全院科技升级的战略思路。2005年4月,该院自主研发完成的“数字西安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成果,通过由两位工程院院士参加的专家组鉴定,并给予了“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度评价。近几年来,地理信息中心积极开展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技术产品研发和工程项目实施业务,全面提供GIS系统开发、工程建设、数据加工处理、航测遥感、专题制图、技术培训等工程技术服务。基本建立了以3S技术为核心的数据标准体系,数据生产与质量控制体系和数据交互服务体系,形成了系列多元化、多级化的数字城市信息产品与成果,开发完成了多项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和专题应用系统。先后完成西安市城市规划用地信息管理系统;西安市城市规划道路信息管理系统;西安市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西安市控制测量成果信息管理系统;西安市城市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和西安市规划建审信息管理系统等6个专题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生产完成并入库的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已达到1300平方公里。空间分辩率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覆盖主要区域1800平方公里,另外2.5O米生产完成的与此同时0米空间分辩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已覆盖全市9区4县的10108平方公里。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广泛应用于西安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在西安市第四轮总体规划修编、道路拓宽改造、违章建筑查询、商业选址、市政道桥管理、等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院领导班子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近五年来引进硕士研究生9名、本科毕业生23名、大中专毕业生12名,目前多数已成为各专业的骨干力量。勘测院在培养使用人才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特长,追求人才组合优势,几年来已培养出专业航测队伍,专业工程测量队伍,专业地下管线探测队伍,专业岩土工程勘察、施工队伍、专业沉降观测队伍等。勘测院高度重视员工继续教育和培训,采用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管理和文化水平,除从制度上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类形式的自学外,还与有关大学签订协议,院统一组织“管理知识--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的系统培训,同时建立了内部技术骨干授课制度和带培新员工资格考核认定制度。使每个员工都有持续提高的机会,让每个员工都有充分展示自已智慧和才干的空间。目前已经形成科技带头人、研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