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与名师有多远上肖乡雄武小学郭昱洁744504与师范结缘时便知道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为只要自己有学问,严格要求自己就是一个好老师。而从事教育事业之后,无论是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还是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都让我感到自己的“师范之路”走的捉襟见肘,“学高”并不等于就是一个好老师。“学高”即学问大,可自己一肚子的学问如何通过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传递给学生,往往成为做老师的一大难题,我们现在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而对学生素质实施整体培育,不仅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更需要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实施,实实在在的做出来,在我看来这便成了“名师”与“普师”的差距。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本意而言是研究人的成长规律,设计培养蓝图并组织实施。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大多数老师工作操作有余,研究不足,这就造成了面对素质整体培养,缺乏必要的认识与能力准备。而在“名师伴我行”系列研讨学习过程中,我总结出三点与名师的差距,并作为以后工作的努力方向:第一,了解、分析、判断学生情况的能力,这是教书育人的最基础能力,否则就无法做到“知己知彼”,就难免无的放矢。多年来,教育一直要求教师备课要备学生,教学难点要准确把握,有效解决,但实际操作中我们却往往流于形式。首先,教师要明确备学生为什么,为的是把握学生的要求及其特点,以便确定该给其提供什么,如何提供,并了解其学习掌握所给内容的认知难度,以便采取措施更好解决。其次,教师清楚备学生备什么,备其知识学习情况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更多的是要了解、分析其个性发展的历程、特点,尤其是认知与情感特点,具体到其当前的需要、心境,以及你将提供的内容,他的情感态度与认知困难。第三则是怎么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特别是与学生的真诚交流,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并且掌握人的身心发展的科学,与不同个性的学生沟通的艺术并切实去做了,最后才是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确定你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该提供什么,以什么样的形态、方式提供,其重点、难点是什么。总之,了解、分析、判断学生是实施培育的基础,也是教师的首要基本功,否则一切努力都将是盲目的。因此,这也是当前提高教师的首要问题。第二,营造和谐、逼真的情境、氛围的能力。这是教师育人功能的保障能力。人的素质发展的根本在于主体的主动参与,从中悟到、做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完成多少活动。因而,营造逼真、和谐的情境、氛围,唤起主体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从事问题的发现、探讨直至成功,就成为教师施教从而培育素质的前提与保证。这首先需要教师准确诊断学生的所需及其认知、情感特点,进而相应设计出现的情境、展开的思路,同时相应组织内容的分量,展现的结构、形态,在相应的情境中逐步延伸。其次,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施中按教案的设计切实推演,并依当时出现的具体反应适时适度调整气氛、进度、方式,方可有效激发学生情绪,使之自觉进入情境,实现自我实现的全过程,并获得成功与素质的相应发展。第三,引导科学思维的能力。这是教师培育未来需要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的核心能力。思维是人的能力的核心问题,也是人良好生存、工作、创造发展的基础。好的教学需要教师懂得科学发展的规律,掌握教材编写的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别是对当堂知识的认知规律,做到三个统一。否则就会造成教学与科学发现认识的过程相悖,无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只能让其死记硬背或在题海中自悟。当然更谈不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循规思考,创造解决的能力了。因此,当前急需提高教师掌握科学发现规律,从而引导科学思维的能力。总之,通过“名师伴我行”及其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让我在发现自身差距的同时,明确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我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努力实现自己的科学教学,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