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提升练习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曦晨****22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滚动提升练习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练习.docx

滚动提升练习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练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滚动提升练习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银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AgB.AGC.AID.Hg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降低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也会燃烧D.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3、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B.氧气能供给呼吸是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稀有气体被填充在灯管中,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4、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5、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排空气法收集不到O2——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没盖严B.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集气瓶未装满水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铁丝伸入瓶中太快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试管破裂——加热时间过长6、将2.3g酒精和4.0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反应后X的质量为1.4gC.酒精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X中有碳和氧两种元素,且原子个数比为1: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取用粗盐C.连接仪器D.溶解固体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O2=CO2B.CO+O2CO2C.S+O2SO2D.Mg+O2MgO2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点燃酒精灯C.闻气体气味D.读取液体体积10、2020年6月23日,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其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四氧化二氮(N2O4)为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分子B.X为一种有毒的物质C.C2H8N2由碳、氢、氮三种元素D.C2H8N2由碳、氢、氮原子构成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2)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3)构成硫酸铜的微粒________、碳酸钾的化学式__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2、“化学观念”是从化学视角认识世界。(1)元素关①锗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②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乙,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硫化锗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2)结构决定性质。如图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代表碳原子。①甲、乙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②乙中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由此推断具有的用途是_______。③丙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3)微粒观。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①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②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________种氧化物。3、能源和环境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2021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人们使用的化石能源是:煤、___________、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物(填物质类别);(2)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使用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4)家庭里,常用炉灰盖灭煤炉中的燃煤,其原理是___________;(5)燃煤会影响环境,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6)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B.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C.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4、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