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井点降水在基坑土方开挖工程中的应用实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渗井点降水在基坑土方开挖工程中的应用实例.doc

电渗井点降水在基坑土方开挖工程中的应用实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渗井点降水在基坑土方开挖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摘要:在基坑的土方开挖工程中引用了电渗井点降水技术,尤其在软土地层区域,电渗井点降水效果好,且增加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加边坡稳定性。关键词:电渗井点降水技术;降水方案设计;电渗井点方案施工.[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基坑的土方开挖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基坑的土方开挖工程中,开挖土层为饱和粘性土,特别是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由于土的渗透系数很小(小于0.1m/d),使用重力或真空作用的一般轻型井点降水,效果很差,此时宜采用电渗井点排水。它是利用粘性土中的电渗现象和电流泳特性,使粘性土空隙中的水流动加快,起到一定的疏干作用,从而使软土地基排水效率得到提高。电渗井点降水施工工艺,顺利地完成了基坑土方开挖工程施工。从开挖效果来看,电渗井点降水效果好,开挖过程中未出现工程质量问题。1.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拟建某商住楼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11层。基地位于小区东北角,北、东侧邻一条城市次干道。地下室底板土方开挖深度为3.5m,底板以下的承台、电梯井处局部开挖的深度分别为4.4米、5米。[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土层分布:第1层:粘土,2-1层:淤泥,2-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2-3层:有机质粘土,3层:粘土,4层:粘土2.降水方案设计1.1降水增加边坡和坑底稳定的原理基坑降水是一种有效的加固地基的方法。第2层土含水率在饱和状态中,土壤固结程度很差。采用井点降水后,地下水位降低,使得下卧层承受垂直附加应力,下卧层的有效应力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而增长,相应的土体抗剪强度也逐渐增长。对降水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其含水量因降水而显著减小,其重度从浮重度提高到饱和重度,这部分土层在增加的自重应力作用下逐渐固结,土体抗剪强度相应增长。由于第2层淤泥的透水性差(渗透系数为0.000711m/d),持水性较强,用一般轻型井点和喷射井点降水效果较差,选用电渗井点对土起疏干作用,使水排出。1.1电渗井点降水计算淤泥层渗透系数0.000711m/d,含水层厚度9.2m,水位降低值6.5m,井点管包围面积7100m2,井点管周长440m,导电深度7.95m,基坑深度6.15m,渗电电压45V,设计电流密度0.8A/m2。计算结果:电渗井点总吸水量0.014m3/d,井点管需要长度10.26m,电渗系统功率125.928KW。3.电渗井点施工方案3.1井点设备及布置电渗排水量利用井点管(轻型井点)本身作用阴极,沿基坑(槽、沟)外围布置;用钢管(直径50-70mm)或钢筋(直径25mm以上)作阳极,埋设在井点管环圈内侧1.25米处,外露在地面上约20—40cm,其入土深度应比井点管深50cm,以保证水位能降到所要求的深度。阴阳极本身在的间距,采用轻型井点作阴极一般为0.8—1.0m,并成平行交错排列,阴阳极的数量宜相等,必须时阳极数量可多于阴极数量,阴、阳极分别用BX型铜芯橡皮线或扁钢、钢筋等连成通路,并分别接到直流发电机的相应电极上,如图所示。一般常用功率为9.6-55kW的直流电焊机代替直流发电机使用。当通电后,应用电压比降使带负电荷的土粒向阳极方向移动(即电泳作用),带正电荷的孔隙水则向阴极方向集中产生电渗现象,而在电渗与真空的双重作用下,强制粘土中的水从内向外流以入井点管附近积集,由井点管快速排除,使井点管能保持连续抽水,地下水位逐渐下降;而电极间的土层则形成电围幕,由于电场作用而阻止地下水从四周流入坑内。3.2井点埋设与使用电渗井点埋设程序一般是先埋设轻型井点,预留出布置电渗井点阴极的位置,待轻型井点降水不能满足降水要求时,再埋设电渗阳极,以改善降水性能。电渗井阳极埋设与轻型井点相同,阳极埋设可用75mm旋叶式电钻钻孔埋设,钻进时加水和高压空气循环排泥,阳极就位后,利用下一钻孔排出泥浆倒灌填孔,使阳极与土接触良好,减少电阻,以利电渗。如深度不大,亦可用锤击法打入。钢筋埋设必须垂直,严禁与相序阴极相碰,以免造成短路,损坏设备。使用时工作电压不宜大于60V,土中通电的电流密度宜为0.5-1.0A/m2。为防止大量电流从土表面通过,降低电渗效果,减少电耗,应在不需要电渗的土层(如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的阳极表面涂二层沥青绝缘;地面应使之干燥;并将地面以上的部分的阳极和阴极间的金属或其他导电物处理干净,有条件时亦涂上一层沥青绝缘,以提高电渗效果。电渗降水时,为清除由于电解作用产生的气体积聚在电极附近及表面,而使土体电阻加大,电能消耗增加,应采用间歇通电方式,即通电24h,停电2—3h,再通电。3.3电渗井平面布置①电渗井点管布置:沿基坑四周布置@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