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科学思维方法论》测试题(带答案)精编.docx
上传人:慧颖****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学考试《科学思维方法论》测试题(带答案)精编.docx

自学考试《科学思维方法论》测试题(带答案)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学考试《科学思维方法论》测试题(带答案)2022自学考试《科学思维方法论》测试题(带答案)为了帮助自考生们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考点全面复习到位,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一份自学考试《科学思维方法论》测试题(带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自学考试《科学思维方法论》测试题(带答案)一、名词解释:1、科学:就是如实反映自然界、社会、思维三大领域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知识体系。2、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3、归纳法:是从个别,经过分析、比较,上升为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4、转换法:就是当原有的理论已经无法说明大量的新事实时,科学家就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理论,变更理论框架,是新事实得到解释的过程。简言之,转换就是旧理论向新理论转变的方式。5、黑箱方法:通过观测外部输入黑箱的信息和黑箱输出的信息的变化关系,来探索黑箱的内部构造和机理的方法。“黑箱”指内部构造和机理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或系,只能依据对其外部观测和试验的结果,来认识其功能和特性。6、外推法:用现有的知识以扩大到该领域以外的未知领域的思维操作活动。7、分析方法:是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8、假说:假说是科学假说的简称,是指根据一直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科学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方法。9、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科技人员在科技研究和科学思维过程中,在一定的已知背景知识条件下,想要达到而未能达到的科技认知的范畴;是科学认识主体对科学认识客体的已知背景知识和未知内容之间的差距的主观反应。10、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由该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来推断该类事物中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关系的逻辑思维方法。11、模型化方法:是运用模型去模拟原形的各种特征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特征。12、猜想:是指依据一定的经验事实去推测解释这一事实的原理,并进而提出一定的假说的思维方法。13、课题: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技认知过程中所选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狭义的科学问题,或者说是科学认识主体某一个或某几个狭义科学问题而提出的任务。14、定量分析: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的各种成分的数量的分析。15、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把对象划分为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并具有从属关系的小类的逻辑方法。16、科学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归纳方法提出和建立假说,在实验基础上抽象和概括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它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经验事实到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手段和模式。17、综合分析: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因素结合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整体统一认识的思维方法。18、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19、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方法中的一种,它是在克服习惯性思维定势的基础上,从事物的相反方面思考问题,从与原来的思维方向相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效果。20、概括:是在考察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的基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事物的全休,从而形成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认识的推理方法。21、预见:就是对未知的事实作出科学的推测,它是以因果性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是对既定条件下的结果的追索。22、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包括认识的或变革社会现实的)所选择和采取的手段、途径或方式。二、说明题1、系统的特点:系统具有普遍性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2、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效益性原则3、模型化方法的特点:(1)、间接性特点(2)、抽象性4、历史方法的特点:(1)、历史方法具有描述性的特点。(2)、历史方法具有顺序性的特点。5、科学问题的特征:客观性特征、主观性特征、中立性特征、探索性特征、时代性特征、复杂多样性特征6、兴趣的特征:(1)、兴趣的广泛性(2)、兴趣的收敛性(3)、兴趣的持久性7、数学思维方法的特征:(1)高度的抽象性(2)逻辑的必然性、量的准确性和结论的确定性,即精确性(3)广泛的普适性8、构成科学问题微观结构体系因素:(1)已知(首要地位)(2)未知(核心)(3)对未知的发问(形式要素)(4)应答域(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在要素)9、科学问题辨析的意义:科学人员积极的分析辨析科学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问题的辨析有助于科学人员在学认识过程中少走弯路,避免科学人员研究那些非科学认识领域的问题,避免研究那些科学认识领域中毫无意义的虚假问题,避免重复前人或他人的研究工作,避免选择那些在当时主、客观条件下无法解决的无知的问题,使科学人员针对那些有真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