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pdf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知道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的史实2:通过材料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碰撞,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3:从史观的角度来分析战争的影响4:从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二、重难点分析【重点突破】通过史料和图片分析战争对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的影响。【难点释疑】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上理解人类文化的融合;站在文明史观的角度上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三、教材分析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三》中第五单元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第五单元3课内容,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讲解了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文化交融,这就为第13课的讲解做了铺垫。本节课是以两次战争对民族民主意识的影响为主线,展示了现代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让学生从中体会战争的客观积极作用,认识人类文化在不断交融中发展。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二学生,总体来说学生选择了历史,对历史这门课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通多媒体演示——文字材料、图片、动漫等合理引导附之以自主学习,学生应该完全能够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在高一阶段,学生进行了中国史纲要和世界史纲要的学习,但并没有对一战、二战的历史不很熟悉,建议学生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先花一点时间了解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深入地理解战争对于文化碰撞和交流的作用。要使学生学习到真实的、客观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感悟,才会真正地透过历史的表象把握历史的本质,这是学以致用的前提所在。基于以上的考虑,在本课的教学安排上我利用动漫、文字、图片资料等入手,让学生真正铭记历史,而对于问题的讲解则及时补充该补充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总之,要把教材、多媒体材料、问题情境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自主学习中和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五、评价设计1.让学生学会(1)掌握重要历史概念如民族民主、殖民体系、文化复兴等。(2)知道亚非拉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史实。2.让学生会学(1)结合课本的三个子标题,并解决探究的相关基本问题。(2)结合动漫、图片、文字等史料分析战争对文化的影响。3.让学生乐学通过给学生图片、动漫、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投入度。然后再利用幽默直白的语言、丰富的图片、文字史料将抽象生涩变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得到提升。六、教学理念1、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准则,进行备课。2、从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的角度学习本节课。3、围绕历史学科5大素养进行教学,突出历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七、课前学习活动设计1.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方式探寻与一战、二战相关的史实,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3.利用自习,以课本为依托,进行预习。八、板书设计九、教学设计思路和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请看一组数据: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战争。战争结束了,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请看大屏幕。战争带来的灾难结束了。但战争真结束了吗?请看一段名言。、战争对文化的影响还在继续,这就是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设计意图:第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用学生所敏感的数据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和动脑思考;第二:教师通过四幅图片,更直观的显示了世界大战对人类的残酷影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第三:用学者的一句话加之“战争结束了?”的疑问句,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具体环节】我们还是先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给同学们朗读一下。教师:文明史观概念解释。教师:先来学习一战前的概括。教师:学生回答。关于一战,请同学们先来了解一下。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自主学习第一目。教师:教师依次检查自主探究的三个问题,然后引出两个思考题,学生阅读第一目相关内容解决。教师:教师依次检查自主探究的两个问题,那什么是殖民体系呢?看历史解释:教师:用1分钟进行整理。设计意图:第一:用图示的形式更能够让学生理清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关系,明晰主要矛盾的根源;第二:教师通过地图,更直观的显示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第三: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教师予以点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那殖民体系是如何一步步瓦解的呢?首先来看近代的中国: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中共一大,通过教师问题引领,得出结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着中共的成立,指导着中国革命的进程。教师:接下来看大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