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使用有限的经济资源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无限的物质欲望。也就是说,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有效率地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2、学习经济学常识,认识最基本的原理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使我们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更好地理解政府出台的各种经济政策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当前的经济走势。3、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你身上有100元,你可以现在花掉它或者在支付5%利率的银行帐号存一年。现在花掉100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答:现在花掉100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5、列举三个在你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2、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6、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成本是什么呢?答:上大学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当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10万块元。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10万元除以200,即500元。有人会得出结论: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500元。但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假设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位。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答: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元,但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汽水的成本而已。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水是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预期销售额为1000万,在研发过程中已经投资500万,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入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售额减少为300万。如果完成这项开发还要花费100万,你还应该继续进行这项研发吗?为了完成这项研发你最多应该花费多少?答:还应该继续这项开发。因为现在它的边际收益是300万美元,而边际成本是100万美元。为了完成这项开发我最多能再花300万美元。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有利可图。10、请分别分析以下公共政策可能引起的激励效果:为了帮助“工作着的穷人”,政府把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25元;为了帮助无家可归者,政府把公寓的租金限制为每月100元。假设世界上打字最快的打字员恰好是脑外科医生,他应该自己打字还是雇佣一个秘书?并解释之。答:脑外科医生有绝对优势,因为他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打完字,但雇佣一个秘书有比较优势,因为她的机会成本低。脑外科医生应该去帮病人做脑部手术,做脑部手术的钱比打字多,只要雇佣一个秘书,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帮病人做脑部手术,这样就可以创造更多的收益。12、假设有两个国家,中国和日本,生产两种物品,食物和汽车。假设两国汽车同样好:中国工人和日本工人每人每月能生产一辆汽车。与此相比,由于中国的土地更多、更好,它生产食物更有利:中国每个工人每月能生产2吨食物,而日本每个工人每月只能生产1吨食物。两个国家如何能从贸易中获益?答:比较优势原理说明,每种物品应该由生产这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国家生产。日本在生产汽车上有比较优势。日本应该生产多于自己使用需要的汽车,并把一些汽车出口到中国。中国在生产食物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应该生产多于自己消费需要的食物,并把一些食物出口到日本。通过专业化和贸易,两国都可以有更多食物和更多汽车。13、请举例说明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并说说如何使外部性内在化?答:新技术研究提供了正外部性,因为它创造了其他人可以运用的知识;狂吠的狗引起负外部性,因为邻居受到噪音干扰。为了使外部性内在化,使市场变得有效率,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使负外部性内在化,通过补贴使正外部性内在化。14、十大经济学原理: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