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调节【经典】.docx
上传人:纪阳****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命活动的调节【经典】.docx

生命活动的调节_2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们确定遗传物质的前提是明确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①能复制,在前后代保持连续性,稳定性②能控制物质性状和代谢过程③有贮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④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提问: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表现的基本特征,那么,寻找遗传物质应从哪个过程去考虑?(生殖发育。)提问:通过我们对生殖发育中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等环节的学习可知,细胞中哪一结构在前后代能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回答:染色体。)小结: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讲述:据此人们对染色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那么,它们中究竟哪一种具备遗传物质的4个特征,是遗传物质呢?因为蛋白质具有前面遗传物质的第2、3特点,所以曾有人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在此我们只介绍两个著名的证明实验。提问:在生物体内dna与蛋白质往往同时存在,你认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回答:设法将dna与蛋自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讲述:首先了解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转化实验。他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一种是s型细菌,它的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使之不受被感染动物的正常抵制机制所杀死,是有毒性的球形菌,可以引起人患肺炎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另一种是r型细菌,它实际上是肺炎双球菌的突变型,它已丧失了合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荚膜,因此它无毒性,菌落粗糙。演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的录像。观看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组实验的做法及现象。请一学生叙述各组实验的做法及现象。(回答: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并且从鼠体内分离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其后代也有毒性。)问:从第④组实验鼠体内可分离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说明了什么?这种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又说明了什么?(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可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并且这种转化的性状可以遗传。)讲述:格里菲思的结论是,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格里菲思没有找到。问: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认为在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提示:参考前面证明实验的关键思路。)(回答:从活的s型细菌中分离,提取出各种成分,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观察其后代是否有s型细菌出现)讲述:同学们的设计思路很好,但这个设计思路的实施需要依赖于dna。蛋白质、多糖等的分离提取技术和其它有关技术的掌握。因此,直至1944年,美国的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才进行了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并获得了成功。他们的做法是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将它们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才能在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找到s型细,当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