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毕业论文:推动亚洲天文学.docx
上传人:小代****回来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天文毕业论文:推动亚洲天文学.docx

天文毕业论文:推动亚洲天文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文毕业论文:推动亚洲天文学天文毕业论文:推动亚洲天文学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天文毕业论文。《中国国家天文》:去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施密特教授在本次iau大会期间声称,不赞成人类向地外智慧生命发送信号,您是否同意他的这种观点?海部宣男(以下简称海部):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给我们不甚了解的地外智慧生命发送信号可能会有危险。从另一方面讲,曾经参与向武仙座的球状星团m13发送射电信号的卡尔。萨根认为,m13拥有数量众多的恒星(大约十万颗),向那里发送信号很有希望联系到地外生命。不过他也强调说,m13距离地球非常遥远(25000光年),因此,他发送的射电信号需要花费2502017年才能达到m13。和施密特教授一样,我也建议不要向距离地球比较近的,例如10光年的宜居行星发送信号,只要对其进行研究即可。我至少认为在我们的银河系中有很多存在原始生命的行星,但具有高等智慧生命的行星的数量应该极少,平均而言距离也比较遥远。《中国国家天文》:天文学是人类共同的研究领域,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却不尽相同。日本的天文学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与西方有何差异?非西方国家的天文学如何才能赶超西方?海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作为一名日本天文学家,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也时常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上世纪60年代,日本天文学还处于发展阶段,仅拥有一台口径1.88米的光学望远镜,还开展了一些比较先进的太阳射电观测活动。而现在,日本已经跻身世界上几个天文学最发达的国家之列,拥有许多最新的天文望远镜,包括位于地面的口径45米的毫米波段的野边山射电望远镜、昴星望远镜、vera、alma以及kagra(先进的引力波望远镜,建设中);还有“日出”号(太阳)、“朱雀”号(x·射线)等空间望远镜。在许多未来的望远镜建设项目中,例如alma、tmt、spica等,日本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日本也有自己的困难。由于历史原因(140年前日本才引入了现代科学),科学还没有发展成为日本社会和政府体系的强大基础。大学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财力进行基础科学研究。我们已经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想让公众了解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天文学的乐趣及其对于儿童的积极影响。在所谓“非西方国家”中,日本或许是现代科学取得快速发展的一个特例。究其原因,除了历史和现实因素外,还要归功于日本相对民主的社会体系。卡尔·萨根曾经说过,科学和民主如朋友一样携手前行。开放和透明在科学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日本的民主曾经一度虚弱,不幸导致了军国主义。因此,要赶超西方国家,我想强调以下两点:1)科学家要善于与公众交流;2)营造开放、透明的民主氛围。《中国国家天文》:现代天文学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而东方国家贡献甚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其中的原因在哪里?海部:这也是我很喜欢思考的一个问题。首先,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亦然)从根本上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相反,亚洲文明则强调“自然生成”,特别是在佛教和道教中。东方文明提出了理性的宇宙图景,正如中国古籍中描述的那样:“四方上下日宇,古往今来日宙。”这种理解十分受到科学家认可。另一方面,亚洲的哲学家大部分将注意力集中在人性上,而不是自然的结构和起源。然而,西方哲学家却一直努力地想要搞清楚这个由上帝创造的世界,因为这将有助于了解上帝的心智。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产生了很多精心构造的宇宙模型。他们将模型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比对,指出两者的差异。这样,西方哲学家便逐渐得到了更好的答案:日心说体系。另外,西方国家更加民主和富有竞争力的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望远镜,假如没有它,日心说也不可能被大家快速接受。而后,欧洲的科学革命接踵而至:运动学、数学、化学、电磁学、热力学等等。总之,我归纳有两个重要原因:1)哲学的倾向;2)民主和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国国家天文》:在我们的杂志上,有作者将iau称为“天文学家的国际组织”。人们通常认为天文学很专业,很难参与。您是否曾经与业余科学家,特别是那些科学家圈子外的思考理论问题的入讨论过?作为iau主席,您是否支持民间科学家进行理论思考?海部:科学当然需要广泛的大众基础,因此,我们应当对大学和研究所之外的科学研究活动给予支持。可事实上,基于我在日本放送大学担任了5年教授的经验来看,大多数“民间科学家”所谓的“新理论”都是他们个人的想法而已,或者是基于错误的理解得出的结论。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对于现代科研工作者,接受如何进行科研工作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例如,通过检索和阅读全部相关的论文,了解哪些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哪些还没有进行,以及如何理解研究数据和理论模型,怎样遵守研究规范等。那些没有经过这些训练而习惯于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