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4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4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4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教学要求】:1.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2.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景色,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3.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课前准备】:1.课本插图投影片。2.例文录音。3.带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记录或拍摄下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会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让我们的习作成为以后永久的纪念,乐意吗?二、读懂例文1.学生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用“——”画出来。2.交流以上问题。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草的图景)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讨论交流:草——高矮颜色(板书)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花的图景)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讨论交流:花——颜色名字(板书)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2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1)抓住主要景物。(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四、迁移仿作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2.习作指导。(1)带同学们走进校园欣赏美。(2)选择草坪、花圃,让学生讲述。(3)引导学生回忆美(4)指导学生写校园。(5)指名从不同角度说。(6)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7)学生写莞澹ι酪椤?(8)学生誊写习作,自主展示绘画作品和习作。板书设计山坡上草——高矮颜色野花——颜色名字蝴蝶、蚂蚱——动作校园草花人教学反思:余文森老师提出我们提但倡的应是每个老师都能上的,而不是只有少数优秀教师或实验教师才能上的。这是因为“指导——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3的必然要求。课题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可广泛推广的模式和程序。“指导——自主学习”实验的理念是“笨办法形成好习惯”、“一般的老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指导——自主学习”的课要有目标意识、时间意识和效果意识。一节课按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分成若干环节、步骤,这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要展示的是学生的学习是如何一步一步深入、不断提升的,为此,每个环节的任务要求要具体明确,并让学生清楚,这是目标意识;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特别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也要明确,让学生养成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的习惯,这是时间意识;每个环节结束前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任务完成状况进行现场的检测、反馈,把教学目的和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是效果意识。这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三个关键点。这样的课听起来就有层次感、递进感、紧凑感和成效感。陶行知也强调“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虽然说“教无定法”,但是最需要的还是“贵在得法”,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应当采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读,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靠读,体察课文所蕴藏的丰富情感靠读,体悟由课文所带来的高品位的语感靠读。因而,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如地读、动情地读,读出课文的节律、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神韵。教学中我变写稻田为校园,因为现在农民都把地种上了银耳和香菇,已少见成片的稻田了。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同时引导学生回忆校园中印象深刻的景致,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重点是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难点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一开始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