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综合检测.docx
上传人:慧红****ad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综合检测.docx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综合检测.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09·辽宁重点中学5月)读下面“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完成1~2题。雨花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成分是以二氧化硅为主昆石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太湖石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是石灰岩“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太湖石的形成主要与变质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解析】雨花石具有很好的磨圆度,说明经过了长途搬运,它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昆石是内力作用的产物;石灰岩是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答案】D2.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A.太湖石→昆石B.雨花石→砾岩C.雨花石→昆石D.砾岩→昆石【解析】雨花石存在于砾石层,因此,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雨花石→砾岩的转化有可能实现。【答案】B(2009·福建宁德5月)读以下“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完成3~4题。3.②地典型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答案】B4.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地地域分异的是()A.从①地到③地B.从②地到③地C.从①地到②地D.从②地到④地【解析】依据图示,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②为地中海气候,③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从温带季风气候到温带大陆性气候,体现了自然带经度地带性的变化。【答案】A(2009·云南曲靖一中5月)下图表示2000年我国主要省区CO2的排放格局。下表是我国CO2排放的分类。读图,完成5~7题。超重型重型一般轻型ⅠⅡⅢⅣ>50004999~40003999~30002999~20001999~1000≤9992排放类型属于超重型和轻型的省区共有()A.2个B.4个C.6个D.8个【解析】依据图示,属于超重型的省区为山东、辽宁,属于轻型的是海南、青海。【答案】B6.下列利于我国有效控制或减少CO2排放的合理措施是()A.大量进口石油,降低煤炭和天然气价格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C.严格限制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倡导植树造林【解析】A项会加大排放量,C项会影响经济发展,D项不属于控制排放的措施。【答案】B7.全球CO2排放量的增加,可能会引起的潜在后果是()①土壤酸化②沿海滩涂面积减少③山地0℃等温线上移④山地雪线升高⑤全球普遍干旱⑥皮肤癌患者增多A.①②⑥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①为酸雨的危害,⑥为臭氧层空洞的危害。全球变暖可能使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答案】C(2009·泰安5月)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一年中,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一年中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时间仅持续一个月。读图完成8~10题。8.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日期大约是()A.3月21日—4月20日B.12月7日—1月7日C.6月7日—7月7日D.8月23日—9月22日【解析】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都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甲靠近北回归线,乙靠近赤道,且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时(6月22日),甲地比乙地先看到日出。【答案】C9.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不包括()A.经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太阳直射点D.地形海拔【解析】一般来说,同一纬度地区,东边先看到日出。同一地点,地势越高越先看到日出。【答案】B10.关于甲、乙两岛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的比较,正确的是()A.△H甲>△H乙B.△H乙>△H甲C.△H甲=△H乙D.无法判断【解析】甲乙都位于低纬度地区,且甲地的纬度略高乙地。两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都为90°,冬至日两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用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A。【答案】A(2009·山西临汾5月)读下面“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斜线部分为陆地),完成11~12题。11.影响M、P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C.大气环流、下垫面D.洋流、地形【解析】依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西侧的大西洋海域。M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气温较高;P处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海拔高,气温低。【答案】D12.不同的地面性质,可能形成局部大气环流系统,此时,M、P之间近地面的空气流动方向是()A.直接由P地吹向M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