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年级语文教案——鱼游到了纸上2.docx
上传人:一只****呀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四年级语文教案——鱼游到了纸上2.docx

2022四年级语文教案——鱼游到了纸上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6四年级语文(yǔwén)教案——鱼游到了纸上2第二(dìèr)课时一、指名(zhǐmíng)朗读第一、二段二、提问(tíwèn)1.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yìsī)?作者在玉泉观鱼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因为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样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觉得心情舒畅愉快。)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话引出下文?(十几缸金鱼。)3.举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举止,动作、神态。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特别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即爱鱼到达了忘掉自己的程度。)三、抓住重点(zhòngdiǎn),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xuésheng)默读课文二、三、四段,思考问题: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jìngji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2.学生(xuésheng)讨论思考题。(他老是一个(yīɡè)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有时......有时他好似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3.提问:(1)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青年画的鱼仿佛活的一样在纸上游动,引起了人们围观和赞叹。说明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画得非常像。)(2)融为一体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zìjǐ)也成了金鱼,这正是到达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现。说明这位青年画鱼非常勤奋、专注。)(3)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shénme)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青年对鱼的特点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的清晰、准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guānxì)。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反复观察,使头脑中的金鱼形象、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和原因(yuányīn)。这位聋哑青年之所以能使鱼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观察,刻苦练习,到达忘我境界的结果。)四、学生(xuésheng)自由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指名分段朗读。注意(zhùyì)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语气。2.教师范(shīfàn)读课文。3.指导学生(xuésheng)分角色朗读课文。二、讨论(tǎolùn)下面问题: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zhōuwéi)的事物?(作者与那位青年只是碰到过几次,却发现了他的特别之处,对那位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界的准确描写以及发现那位青年是聋哑人,都能体会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正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所以文章写得具体、生动)2.聋哑青年又是怎样观察事物的?(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说明他观察事物十分专注、刻苦。从有时......有时可以看出他观察时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因此,画出的金鱼才能做到仿佛在纸上游动。)3.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教师可从两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二是谈谈如何学习(xuéxí)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三、布置(bùzhì)作业①抄写生词(shēngcí)两遍,提示难点:聚、聋、哑。②先写出带点字的意思(yìsī),再写出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附:板书(bǎnshū)27.鱼游到了纸上聋哑青年举止特别〔忘我〕游到纸上先游到心理我认识了解敬佩内容总结〔1〕四年级语文教案——鱼游到了纸上2第二课时一、指名朗读第一、二段二、提问1.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2〕(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3〕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4〕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5〕他特别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6〕(青年对鱼的特点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的清晰、准确、生动的形象〔7〕二是谈谈如何学习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