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树条荚蒾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有效部位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鸡树条荚蒾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有效部位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鸡树条荚蒾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有效部位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鸡树条荚蒾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有效部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鸡树(学名:Sapiumsebiferum(Linn.)Roxb.)为豆科鸡树属的乔木,其果实又称为鸡树条、荚蒾,具有药用、饲料和工业用途。其中,鸡树条和荚蒾是鸡树的主要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例如,鸡树条中含有萜类化合物、鞣质、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荚蒾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用于作为饲料和工业原料。总黄酮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降血脂等作用。已有文献报道鸡树条和荚蒾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但对于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目前尚未有较系统的研究。同时,不同部位的鸡树条和荚蒾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有效部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研究将基于鸡树条和荚蒾的总黄酮含量测定,并进一步探究其有效部位,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二、研究目的1.测定鸡树条和荚蒾中的总黄酮含量。2.探究不同部位的鸡树条和荚蒾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3.确定鸡树条和荚蒾中的有效部位。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实验材料鸡树条和荚蒾样品。样品来源于当地家庭种植或市场采购,样品的采集地点包括广西、湖南、江西等地。样品的储存、处理和保管遵循国家标准的要求。2.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铝酞菁光度法对鸡树条和荚蒾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具体方法如下:(1)取约1g样品,加入50mL乙醇,用60℃水浴加热提取3小时。(2)离心取上清,与乙醇补足至50mL,过滤。(3)在取量分别为0、0.05、0.1、0.2、0.4、0.6和0.8mL的样品提取液中分别加入1mL的铝酞菁试剂和50%铝酸钾,体积定至25mL。(4)在波长530nm处测定吸光度,并作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以mg/g计。3.有效部位的研究选取鸡树条和荚蒾中含有较高总黄酮含量的样品,进行有效部位的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部位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对比不同部位的含量差异,确定其有效部位。四、研究意义1.揭示鸡树条和荚蒾的总黄酮含量水平,为其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提供基础数据。2.分析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优化方案。3.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鸡树条和荚蒾的产业发展。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用时12个月,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第1-2个月:文献调研,制定实验方案。2.第3-6个月:采集样品,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3.第7-10个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确定其有效部位。4.第11-12个月: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撰写论文并进行综述。六、预期结果及意义本研究预期能够明确鸡树条和荚蒾的总黄酮含量及其有效部位,为其科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同时,本研究也有望为鸡树条和荚蒾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