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调频话筒报告.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无线调频话筒报告.doc

无线调频话筒报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高频电子电路课程实践报告——无线话筒的制作指导老师:朱昌平、张秀平、殷明授课班号:202601姓名:陈强、冯开蕾学号:10623102111062310201前期准备我们首先看书本学的知识,并且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原理图,进行比较,对电路进行分析,了解了各个电路组成的原理,最后我们通过询问学长,以及与同学交流确定了下面这款电路图。调频话筒的基本原理电路原理图这种调频话筒比较基本,电路非常简洁,没有多余器件。话筒的原理是通过改变与三极管基极、发射极间的电容来实现调频的,当声音电压信号加到三极管的基极时,三极管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电容两端的电压随声音电压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三极管振荡频率发生偏移,实现频率调制。高频三极管采用9018和C1,C3,C5相连组成一个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由三极管Q19018集电极的负载C1和L1形成谐振器,通过C3正反馈形成电容三点式谐振振荡器,谐振频率为调频话筒的发射频率,实际上是一个以谐振频率为基准的高频振荡器。通过调节L1,可以使得发射频率为80-108MHZ,正好覆盖调频收音机的接受频率。谐振信号经C4耦合进入Q2进行调谐放大,经过谐振放大后,再通过天线发射出去。R2是Q1的基极偏置电阻,为三极管Q1提供基极偏置电流,使得Q1工作在稳定的高频振荡区,R3是直流反馈电阻,使三极管振荡工作点稳定。话筒MIC可以采集外界的声音信号,这里采用灵敏度非常高的驻极体小话筒,可以采集微弱的声音信号。同时这种小话筒需要有直流偏压才能工作,所以通过R4为话筒提供一个直流偏压,开始我们调试时由于给了5V的电压,部分元器件烧坏了,只能重新焊接,后来取直流电压3.5V这是,在示波器中能很好的看到正弦波。且R4值越大,灵敏度越低。采集到的声音电压信号通过C6耦合到Q1,进行频率的调制。PCB图的绘制我们用的都是插针式的元器件,没有用贴片,对于PCB的排版,没有注意太多细节,可能排布不是很好。以后会通过不断训练加深自己的基本功。硬件电路的制作通过对电路板的打印,压制,泡制,打孔,焊接,其中绕制电感规格:直径4.5mm,匝数为4和6匝,长10mm。绕制电感用表面镀绝缘漆的漆包线,在两端用钳子刮去漆包线。然后用万用表进行电路的测试,排除虚短续断等不必要的问题,再进入话筒的调试阶段,以下是我们完成的电路硬件制作。其效果图如下:调试1、用万用表进行初期的测试,排除基本的错误;2、将示波器输入端接于C4端,观察示波器,我们最开始得到的是56M频率的波形,后来通过调节L1(通过拉伸或压缩线圈),使频率渐渐提升,我们最高可以达到106M,通过在话筒口输入歌曲音频,发现在九十几兆频率下,耳机接收到的声音效果最好,并且传输的距离比较远。知道了通过调整电感L1可以改变无线话筒的频率,调整L2可以减少噪音干扰。3、调频。将收音机调至谐振频率。并通过mic测试发射机,进行频率细调,使收音机接受到声音最清晰。测试得谐振频率为92.2MHz。4、话筒工作距离的测量。将发射机固定在一段,并不停播放音乐。收音机不断远离话筒,直到听到的声音模糊不清。测量此时发射机和收音机之间的距离。测量距离得发射机工作距离为10-20m。以下是我们的调试波形图:经验总结与反思在PCB制图时,元件的布局通常采用和电路原理图相同的布局,但需要适当调整,使得连线尽可能地减少交叉,总体布局尽可能地美观大方。在PCB连线时一定要先进行规则的定义,不同的电路有不同的规则。规则定义包括:线宽、线距、孔径、板层等。电路板的焊接一定要耐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造成虚焊,漏焊。调频是一项细致活。最好的频段有时候一晃就过,我们的这个结果,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因为总想着找到更好的频率,更稳定,距离更长。所以需要非常细心的进行频率的选取。无论是在protel设计,还是在电路板的焊接以及调频过程,细心谨慎都是一定要具备的。通过制作无线话筒,让我们深刻地了解了无线话筒的原理结构,同时也熟知了调制解调的过程。在制作无线话筒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块板子没有成功,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导致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检查电路。开始对于理论基础不是很了解,后来通过排错,上网找资料,让我们更深地明白了调频话筒的原理。但正因为这些错误才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这可以避免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对于我们俩人而言,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实不管制作什么,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没有实践操作,你就不会如此深刻地了解电路各个结构了原理。特别是我们学工科,一定要培养严谨的求学态度与精神和实践能力。用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