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燕子》教学设计《燕子》教学设计(精选21篇)《燕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fiash课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出示课件)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1、燕子。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的读音2、掌握生字的写法。(课件出示,并指导书写)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1)学生读课文。(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课件)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3、学生交流。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5、指导朗读(1)激发情感看多媒体: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地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2)自由朗读。(3)指名试读、齐读。6、指导背诵。(1)学生说该怎样背?(2)看板书练习背诵。6、说说这一段的意思。四、指导写字。五:作业。1、抄写词语三遍。2、朗读课文。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还有一个()的尾巴。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课文第一段。2、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3、交流填空。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2、学生交流。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4、重点品味:(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景物的特点)学生同桌、全班交流。(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3)出示填空题。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学生完成填空。再次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用词的正确性。读好上面的一段话。(4)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读好最后一句话。5、有感情朗读第二段。(1)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2)指名读,评议。(3)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6、指导背诵。(1)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2)学生试背(3)齐背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2、交流。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4、学生交流。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6、朗读有关句子。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偶而、沾、小圆晕)理解:小圆晕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8、朗读有关句子。9、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10、指导背诵。四、学习课文第四段。1、指名读第四段。2、学生质疑。3、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4、理解句子。5、看多媒体燕子的休息。(动态和静态)6、感情朗读。7、指导背诵。五、总结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六、巩固练习:(课件)1、组词: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造句。偶尔――-活泼―――4、仿造描写燕子外形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外形活泼机灵板书:燕子赶来飞行轻、快休息音符《燕子》教学设计篇2【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提高欣赏阅读及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