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春雨的色彩》教案《春雨的色彩》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雨的色彩》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春雨的色彩》教案1设计背景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到处都是美美的。春雨“沙、沙、沙”地下着,孩子们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教室里播放这《小雨沙沙》的乐曲。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感受散文所表现的春天的美。2、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3、仿编散文,并用完整的话表达出来。教学重点、难点1、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仿编散文,并用完整的话表达出来。活动准备1、活动前,带领幼儿欣赏过春雨的自然景色。2、多媒体课件,录音机。3、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的头饰各10只。活动过程一、以多媒体课件“春天的景色”画面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1、幼儿看课件画面描述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在《春雨沙沙》的音乐声中讨论。2、老师简单小结幼儿所描述的内容,并将音乐声放大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律动,表现赞美春色的快乐情绪。二、欣赏散文,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春色的快乐情绪。1、老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幼儿欣赏散文一遍。2、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提问:散文的名字叫什么?散文里都有谁呢?它们各自认为春天是什么颜色的?3、老师演示课件,幼儿再次欣赏散文一遍。4、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①春雨像什么?是怎么落到地上的?②小鸟们在争论什么问题?③小燕子为什么认为春雨是绿色的?(动词:落、淋)④小麻雀为什么认为春雨是红色的?(动词:洒、滴)⑤小黄莺为什么认为春雨是黄色的?(动词:落)三、表演散文。1、幼儿每人从座位下面拿出一个头饰,并看好自己是什么小鸟。2、师幼一起朗诵散文,老师利用课件提示,幼儿表演。4、幼儿互换头饰,再次表演一次。四、仿编散文。1、幼儿自由结伴进行仿编,老师巡回指导。2、老师示范仿编。3、请2—3名幼儿到集体面前来仿编,给予表扬和鼓励。五、结束部分。1、放录音:春雨的话。2、带领幼儿学说春雨的话。4、律动《春天在哪里》出活动室。附:教学反思《春雨的色彩》,是一首很优美的散文诗,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基本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学习散文诗中的角色对话,理解“屋檐”,“万紫千红”。在这一课时,我“放手”了,虽然课谈不上精彩,但是很真实!“放手”的课堂,真实的学生;真实的老师,真实的课!孩子们心中的春雨,正在呼唤我们学会尊重他们。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心理自由,尊重他们的观察,尊重他们的体验,尊重他们的审美差异,这样才能取得孩子们内心的认同,教育才能在他们身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听了小燕子、麻雀和小黄莺的讨论后,我让同学们也来讨论一下: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同学们经过讨论后,我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上真是闹开了花:有的认为春雨是白色的,有的认为春雨是粉色的……还有的说春雨是彩色的.,同学们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有的同学甚至还编出了和书上差不多的句子。上完这节课后,我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大胆“放手”后,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活跃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但同时,我感到惭愧,与学生相处这么久了,怎么到现在才发现我班的一个个学生是那么有见解啊!我差点淹没了一个个具有潜力的人才呀!我培养的是有个性的学生,有主见的学生,而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是否也需要一点个性?需要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看来,所谓的接受新观念只注重了表面功夫,旧观念还是存留在我的脑海里。因此,我们的幼儿教育必须要允许学生“插嘴”,让学生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课堂教学多一点民主,少一点“纪律”,多一点活跃,少一点沉闷。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缩短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一种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以此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看着课堂上孩子们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兴奋极了。我相信,课堂上,教师只要留给孩子机会,只要告诉他们表达意见是他们的权利,只要说明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许多领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只要热情地鼓励孩子,真正地赏识孩子,就能看到孩子敞开的心灵之窗,就能听到孩子发出内心深处的声音。《春雨的色彩》教案2学习目标1.会认“线、论”等11个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自然美的情感。课前准备:春雨的色彩教案1.每个学生自制本课生字小卡片一份。2.课件(或者挂图、投影片)(1)本课11个生字。(2)课文第三、四、五段描述的春天景色。3.学生预习: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4.头饰:燕子、麻雀、黄莺一、导入新课(一)请全班学生背诵第一课《柳树醒了》,再单独背诵第二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