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情与学情年度报告12.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体育教情与学情年度报告12.doc

初中体育教情与学情年度报告1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体育教情与学情年度报告进入新世纪,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令国人担忧。体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应该以其特有的功能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服务;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体育新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了有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把课程具体目标分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目标的达成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与“途径”,而运动技能教学就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提出了明确的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课程标准》还指出:“运动技能”体现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本课程其他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有老师更为形象地引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表示运动技能的重要性。当然作为载体,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并不在于技术技能本身。体育学习不仅要掌握技能、发展体能,还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不仅要学习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情感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必须重视提升运动技能教学的内涵,要将运动技能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初中阶段依然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运动技能学习发展运动能力,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根据在高中阶段形成稳定的兴趣与特长的要求,老师们应该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不同需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目前,对于新课程下的运动技能教学有些老师还存在一些误解:有人认为不要过分强求运动技能教学的细节就是淡化了运动技能教学;有人认为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淡化了运动技能教学等等。因而,部分老师在这些相左的声音中迷失了方向,丧失了改革与探索的勇气,出现了观望的心态和等待的现象。体育教师在新课程下作为课程建设的参与者、研究者、实践者,应该树立课程与教学改革主体意识,对于新课程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问题的冲突与碰撞,需要静下心来深入研究探讨,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同时随着我们对《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的深入学习和全面理解,无论是所谓的新课程淡化了运动技能教学的说法,还是不过分强调动作细节的认识都会迎刃而解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新课程背景下的运动技能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