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材预习创设情境·理清主干自主梳理(2)衰落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3)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环境等。【思维启迪1】鲁尔区在产业调整中,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其目的是什么?【答案】鲁尔区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进口的铁矿石,以节约运输费用,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鲁尔区的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二、新工业区1.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之后。2.特征: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3.分布地区:意大利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等。4.典型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1)形成条件: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2)主要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3)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如萨索洛瓷砖工业小区。5.高技术工业区(1)特点: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2)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思维启迪2】如何理解新工业区的“新”?【答案】新工业区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的,理解新工业区的“新”应把握以下三点:第一,时间新,大多自20世纪5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开始后)开始形成;第二,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且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产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第三,组织形式新,企业规模小,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预习自评(100分)2.选择题(40分)(1)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相比较,鲁尔区()A.煤炭丰富,但铁矿石短缺B.科技力量雄厚C.水资源丰富D.水陆运输便利要点一2.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1)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并高度集中于少数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具体如图所示:③世界性的钢铁过剩(2)鲁尔区的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进行综合整治,具体措施及效果如表:典例剖析(1)鲁尔工业区是在当地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2010年的地图与1950年的地图相比,鲁尔区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3)20世纪60年代,该工业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全面规划,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答出三点即可)(4)我国京津唐(唐山)、沪宁杭、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中,最适合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精彩点拨区域工业图的判读步骤第二步,找资源:结合图例,找出工业区发展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如:五大湖地区煤炭资源、铁矿资源丰富,五大湖水资源丰富,有利于五大湖地区重工业的发展。第三步,看交通:交通运输便利与否对工业区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原料、产品的运输必须依赖便利的交通,要结合图例、图中信息(如图中的公路、铁路信息)找出利于发展工业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如:五大湖提供廉价的水运,铁路运输发达,便于原料、资源和产品的运输。第四步,寻市场:依据当地经济状况或对外交通,确定工业区的市场,市场一般包括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如:五大湖城市群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距离大西洋较近,便于向海外销售产品。要点二新工业区2.刺激美国“硅谷”崛起的因素3.意大利新工业区与美国“硅谷”的对比分析(1)相同点两个工业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企业为主。典例剖析精彩点拨意大利新工业区与温州乡镇企业的异同教材图解培养技巧·启发思维素能演练专项训练·整体提高一、选择题德国鲁尔区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之一,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经济逐步衰退;60年代,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据此回答1~2题:1.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上升B.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C.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2.50年代后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①机械工业②钢铁工业③化学工业④煤炭工业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美国“硅谷”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16千米,1950年这里还是布满果园和温室的纯农业区,现在则是美国新兴工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