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理必修1第五章单元测试第页共NUMPAGES6页地理必修1第五章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B.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生物与环境的正确叙述是()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B.绿色植物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C.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环境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3~4题。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①B.②C.③D.④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⑤B.⑥C.⑦D.⑧读下图,回答5~6题。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能正确表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象的是()A.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O2④CO2B.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CO2④O2C.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CO2④O2D.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O2④CO2此图还可以说明()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能正确地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制约关系的是()A.沙漠地区的骆驼刺B.海底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C.荷兰的围海造陆、日本的人工岛D.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1994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C.调节功能D.分解功能城市绿地具有的主要作用中,组合正确的是()A.降低噪音、吸烟滞尘B.涵养水源、调节气候C.美化环境、保持水土D.防风固沙、过滤空气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A.垂直地带性现象B.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C.地方性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性规律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最丰富的是()A.富士山B.乞力马扎罗山C.庐山D.泰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6~18题。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山脉走向B.山体坡度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该山可能位于()A.极圈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赤道附近根据下图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指()A.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纬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B.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纬度变化方向有规律的更替C.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D.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的更替二、综合题(共40分)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每空2分,共20分)(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