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泊船瓜洲》教案浙江省湖州市文苑小学朱佳佳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1.我们班不少同学对古诗挺感兴趣,是吗?好那老师考考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吗?(学生背《静夜思》《古朗月行》……)2.看来,大家确实学得不错。相信这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线也难不倒大家,请同学们打开课堂作业本,连一连。出示:举头望明月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间照低头思故乡交流。我们一起读一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与月有关的古诗《泊船瓜洲》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1.看老师写诗题。谁来读一读诗题。(个别读)“泊”是什么意思?(是停船靠岸)“泊”是三点水,专指船靠岸。“瓜洲”在这里指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注释)看注释能帮助我们了解诗句中字词的意思。(板画长江和瓜洲的位置)谁来说说诗题的意思?齐读诗题。2.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不可少的一步。3.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一首怎么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4.第一次读诗要把字音都读正确,要读得字正腔圆,谁来读?(指名读)这位同学把这首诗中的几个多音字都读正确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间”为什么在这里读第四声呢?什么意思?“还”是什么意思?那么为什么这里不用“回或者归”呢?自己放进去读一读,前三个半句都是压“an”的韵,用上“还”就能押韵了,读起来更有韵味了。谁再来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三、品词析句,体会感情1.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把诗读通顺,还要读懂它的意思。我们就先来看看一二两行。请一位同学来读。(1)这两行诗中有三个地名,请你圈出来。谁找到了?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钟山在什么地方?谁到黑板上标出位置?你为什么这么标?(结合图和注释理解诗意)◎瓜洲~~~~~~~~~~~~~~~~~~~~~~~~~~~~~~~~◎京口◎钟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水间”“只”“数重山”的意思。(2)诗人所在的瓜洲离他的家乡钟山近吗?你从哪里知道?你能通过朗读读出你的理解吗?(指名读)诗人离家乡是如此之近,那他是不是马上能渡过这一江之水回到家乡呢?(不能)你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到这里你有疑问吗?(为什么离家这么近不能回去?)我们再进一步去了解一下作者。(出示简介)请大家默读这段资料。看了资料,你明白了王安石为什么不能回家乡了吗?即使如今离家这么近,他还是未能还乡,此时他的心情?谁再来读读这两行诗,读出诗人此时的心情。(指名读)让我们一起读这两行诗。(齐读)2.诗人在瓜洲江边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1)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朗读体会“绿”意:你们觉得这个诗句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绿)你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吗?知道吗,这小小的“绿”字里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出示)交流: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板书:炼字)“绿”字好在哪里?这“绿”字这么一改,竟如此的色彩明丽,生机盎然。(指名读、男女生读)(3)细细品味一下这句诗,你还觉得哪个字用得很好?(又)你体会到了什么?(离家久)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呢?(板书:思乡)(指名读)(4)一年又一年,忆起江南春景,诗人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家乡春天的什么美景?(播放春天图片)看到这些美景,你会想到哪些春天的诗句?你能像王安石一样也来当一回小诗人,作一作诗吗?(出示: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齐读)四、升华引读,体悟诗情:1.如今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谁来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2.你能把这首诗记在心里吗?(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四、拓展延伸,品味炼字1.学了这首诗,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古人作诗是非常讲究炼字的,字炼得好,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事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那么,关于诗人炼字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播放微课)(1)播放:“推敲”的来历(2)播放:苏小妹炼字的故事(出示:“轻风____细柳,淡月____梅花”)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填字,指名说)继续听故事,揭晓答案。交流用“扶”“失”的好处。(3)播放:锤炼语言的佳话。五、作业1.炼字练习。(1)红杏枝头春意()A浓B闹C生(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A乱B动C皱2.课外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