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版》2014高考语文二轮诊断突破学案10.doc
上传人:雨巷****彦峰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版》2014高考语文二轮诊断突破学案10.doc

《安徽版》2014高考语文二轮诊断突破学案10.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案10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学案略语古诗鉴赏,读懂诗意是前提和关键。对古诗内容的考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词句含义的理解、内容的概括及信息的筛选。考生应对这种独立的题型有所认识,认识到这种题型不完全等同情感题,与形象题、语言赏析题、表达技巧题迥然不同,并能进一步把握住其答题要点。1.(2013·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解析本题以简述故事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把握。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杜甫巧妙而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珠”象征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回答第(1)题时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回答第(2)题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隐字”“化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隐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化为血”,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血汗已经被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不停止。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哭李商隐(其二)[唐]崔珏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注],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注踠:屈曲,弯曲。(1)本诗题作“哭李商隐”,一“哭”字极写作者内心的悲痛。请结合全诗,说说“哭”的具体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后一句“又送文星入夜台”中,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又”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哭李商隐的怀才不遇,哭李商隐的死亡,哭自己失去知音,也哭天下才子共同的不幸遭遇。(2)“又”字表示多次,重复,表达出才子不遇、赍志而殁情况的普遍性,表达对普天下才子不幸命运的哀痛以及对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控诉。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登多景楼①杨炎正②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注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②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从全词来看,词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梳楼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说说“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一句中的“几度”二字表达的深刻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反思你是如何读懂诗歌的内容的?在读懂诗歌内容方面有哪些问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