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老而不朽的语言学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周有光:老而不朽的语言学家.doc

周有光:老而不朽的语言学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境外婚纱摄影www.lamoart.comacxy周有光:老而不朽的语言学家周有光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师之一,他是自1898年《马氏文通》出版以来被列入的30位“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中唯一进入21世纪的老寿星,今年1月13日是他的108岁生日。他最近的一本书《晚年所思》,出版于2012年6月。不少读者还把他的经典语言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S在网上传播。前不久,笔者上门拜见周有光,仍见他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十分健谈,精气神跟一年多前比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周有光曾戏言自己50岁起由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字。事实上,他不仅在学术生涯中是同年龄段学者中成果最丰硕、知识最渊博、工作最勤奋、思想最新潮者之一,还通过读书、养性、敦品、励行,展示了知识分子应具备的社会担当和人生境界。永远的乐天派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在常州和苏州上中小学,在上海入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各两年)。离校后,在上海、杭州、纽约、香港和北京等地生活和工作。1949年以前,他参加过救国会的爱国活动,也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发起人之一。重庆时期他经常参加周恩来召集的座谈会和讨论会。好多人劝他从政当官,但他都不为所动。解放后,民主党派的地位提髙了,他却一直保持低调。他的老朋友章乃器出任粮食部长,请他去当官,他也不去。自到北京工作后,周有光的收入从50年代的1000多元降到500多元,“文革”前只有200多元,日子过得很吃紧。朋友们劝他担任行政职务,否则级别低工资提不上去。但周有光不当官的信念很坚定,他一直守着这条底线。刚到文改会(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工作时,因为吴玉章政治地位高,周有光上下班有专车接送。吴玉章去世后,文改会从部级降为局级,他只能挤公共汽车了。但他看得很淡,自我解嘲说:“使尽吃奶力气,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后来,上面让他当了全国政协委员。再后来,他主动从政协教育组副组长的名位上退出。等环境宽松下来后,他又通过著书立说、接受访谈、发表公开讲话等渠道,在学理层次上把他该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因而他的杂文、小品文,看似平实委婉,却总透着一股磨砺批判的锋芒。周有光一生有20年光景生活在厄运之中。一是抗战时间,他全家搬迁四川,8年中他颠沛流离,为了躲避轰炸和谋生,前后转了17个住处,女儿因缺医少药活到4岁就夭折了,儿子被流弹击中,肚子上被打穿5个孔,他自己在一次轰炸中被震到沟旁,看到周围的人都死了。好端端的一个中产家庭,就在战乱中落到贫穷、挨饿的地步。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身无长物,只能重新开始。但他并不沮丧,依然像战前那样积极工作,关心社会。二是“文革”又一次让他受尽折磨。他家五口人分居在宁夏、湖北和北京。“文革”前他要负担母亲、妻子和儿子的生活费、医疗费和学费,几乎要靠借贷过日子。入不敷出的他,竟欠下了4000多元的债。“文革”开始,他每月只收到30元生活费。而1940年代中期,他在纽约生活时每月的薪金高达500美元,如按现在的标准算,月薪髙达人民帀10多万。他告诉我,解放初期他的工资收入可及美国教授的一半,改革开放之后收入就只有香港保姆的一半左右,对此他并不太在意,只要能干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了。“文革”结束,全家人集齐了,但原来那点算不上富裕的“家产”已经荡然无存,不仅书籍丢失,连书稿、笔记、照片统统被毁。但他毫不气馁,从干校返京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周有光语言文字学的大部分学术成果,也都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取得的。当然,中国有许多家庭都遭受过日寇侵略和“文革”之苦,但像周有光那样家庭生活大起大落,起承转合,阴晴风雨之后还能饱满地投入工作,重新创业、转换社会角色和职业定位的老人并不多。他是个乐天派,一位记者问他:中国实现社会转型可能会在30年之后,长不长?他回答说:30年不算长,中国有5000年历史。一些朋友针对眼前存在的种种消极因素向他讨教时,他总是笑眯眯地说:不要急,慢慢来,社会的发展像老太太扭秧歌那样,走三步退一步,你只看她退了一步,实际是她马上又会朝前走几步,不会原地踏步不动的。因为他比一般人看得远,所以有定力,自然就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乐观情绪。2002年周有光夫人张允和去世,享年93岁。比他小3岁的张允和,自称“家庭妇女”,“一辈子是丫鬟命”,实际上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大学的新女性,并当选为女学生会会长。她不但有才华,而且性格开朗。周有光戏称她“快嘴李翠莲”。他俩恋爱了8年才正式结婚。张允和的曾祖父当过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1921年张允和的父亲在苏州开办乐益女子中学,依然是大户人家。周有光的祖上虽然也是官宦出身,可民国时期开始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