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概述总结(5篇)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概述总结篇一开课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主讲教师:冯夏根职称:副教授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背景:1、湖南师范大学硕士2、北京大学博士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件:fengxgpku@;fengxg@;793360788@qq:793360788冯夏根的个人空间登录方式1,网页登录:http://user.qzone./793360788/infocenter2,理论部网站链接登录:http://portal./wps/portal/sizh点击进入:冯夏根老师的个人空间课程排期:2010——2011学第二学期课程时间:1,星期二上午、星期三下午,面授时间2,空中课堂:时间不限,网络互动地点:石牌校区一教南楼301、205课程简介:1,课程开设对象:华南师范大学一年级本科班多个专业,学生总数400余人2,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授课3,公共必修课,2学分,32课时。课程目的:1、促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进程有清晰明确的认识;2、增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考试形式:1,期末卷面考试2,课程参与度(问题的深度与频率,课堂讨论的参与)3,学期论文学习要求1,出勤。要求每课出勤,缺课需有正当理由并向授课教师请假。2,自学。每次上课之前,最好自学相关课程,阅读必要的文献。3,自我探究。以团队方式课后自主探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4,互动。登录任课教师的个人空间,提出问题,参与问题讨论,分享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的回答结果;成绩评定:100分制课堂表现及学期论文:50%期末考试:50%课程时间分布第一周(2月22、23日)专题一:回忆与反思——中国历史纵横谈(导论)第二周(3月1、2日)专题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一)第三周(3月8、9日)专题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二)课堂辩论: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还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第四周(3月15、16日)专题三睡狮的觉醒———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第五周(3月22、23日)专题三睡狮的觉醒———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二)专题研讨:戊戌变法何以失败?第六周(3月29、30日)专题四:帝制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功绩(一)第七周(4月5日)清明节,放假专题四:帝制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功绩(二)专题研讨:辛亥革命是否搞糟了?第八周(4月12、13日)专题五:碰撞中的升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第九周(4月19、20日)专题五:碰撞中的升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二)专题研讨:五四前后先进的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十周(4月26、27日)专题六:开天辟地大事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一)第十一周(5月3日)专题六:开天辟地大事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二)第十二周(5月10、11日)专题七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的胜利(一)第十三周(5月17、18日)专题七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的胜利(二)第十四周(5月24、25日)专题八:两种前途的选择———人民共和国的锻造(一)第十五周(5月31、6月1日)专题八:两种前途的选择———人民共和国的锻造(二)第十六周:(6月7、8日)部分学习小组分析型学习成果汇报会及课程总结备注:课程计划会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具体变化请同学们注意通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概述总结篇二课程概述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首都师范大学具有55年办学经验,素有严谨治学的传统。建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了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建校之初,我校即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经历了新民主主义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设上述课程当中,李松林教授始终坚持教学改革改革与实践,曾经主持编写中国革命史与中国革命史论2部教材,发表了多篇教学论文。从2005年开始,我校认真贯彻中宣部、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0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