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中数学教学反思(一)就我的观察,我发现有大部分学生害怕数学,甚至讨厌数学。这固然有学生的部分原因,但作为一个教师,把一个学科教到这种程度,这实在是一种悲哀,甚至是耻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以下的反思,就是想分析出原因,从而找到有效的对策,对自己,也对朋友们有所启发。也许这种反思是凌乱的,但我希望它是真实的,有效的。一、数学太难,这是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重要原因。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数学确实太难了,概念抽象太难理解,公式太多记忆不住,题型变化太快把握不住规律,老师讲得太快大脑根本反应不过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大概是很多老师太重做题而轻视基础,只想让学生把各种题型都练会,把各种题型都给学生讲会,岂不知题海无涯,永远都做不完讲不完的,并且脱离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一味做题,只会更让学生感觉数学难学。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在抓基础上下狠功夫,不客气地说,少做几百道题毫无影响,考试考到原题的几率很小很小。如果我们把数学搞得太难,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和兴趣,那危害就太大了,因为知识的缺乏可以弥补,兴趣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要抓好基础,就必须抓好课本,课本是专家们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学习的根本。把课本充分利用好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必须给学生讲透,并且让他们记准记熟。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并能举一反三。在初一初二阶段,学生根本就不应该用资料,应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课本上,一道多余的题都不增加,就是要让他们觉得数学太容易才对,这样他们才会对数学有信心,有兴趣。曾经有一位老教师对我说过,“我们上学那会儿,哪有这么多资料啊,那时也穷,除了课本什么也没有,就书本上那些题,感觉太容易了,老师没讲到的部分,我们也只管往后边做,老师挡都挡不住。现在,整天做不完的题,做得头昏脑胀,搁谁不烦啊?”。让学生主动找题做,和老师强迫布置做题,效果哪会一样呢?课本上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作为老师,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挖掘课本上,岂不是更好?其实即便是初三的复习,尤其是第一轮复习,也应该是以抓基础为主的,只不过是把基础知识系统一下,让学生更熟悉一些,更好记一些。做题也应该是有限的,以巩固基础为主的,那些综合性太强的、太难的题目应该大胆删除。大量做题,做那些偏题难题怪题,做那些打击学生自信的题,有害而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