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凉山州“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前言经过多年的积累,凉山工业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时期,对全州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10年,全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4.2亿元,同比增长17.5%,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30.67:36.03:33.3调整为2010年21.9:47.3:30.8,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5.1亿元,同比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6%,拉动全州GDP增长9.8个百分点。因此,凉山要发展,出路在工业、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为了充分发挥凉山州资源优势,提升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全域凉山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凉山州经委结合我州工业发展实际,在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省、州要求,编制了本规划。本规划编制依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凉山州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总体规划》;《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凉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凉山州烟草产业发展规划》;《凉山州稀土产业发展规划》;凉山州有关部门和相关县市提供的基础资料。第一章凉山工业发展现状一、“十一五”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州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积极推进优势资源开发,水电第一产业的地位初步奠定,矿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化、工业化方向发展,工业园区化、集中化、区域化开始起步,凉山工业进入由采掘业向加工制造业转变的重要转折时期。2010年全州工业增加值达到290.5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28.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8.7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40.4%;实现利润总额64.6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43.5%;完成技改投资79.7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44.8%。工业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倍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5.1亿元,比2005年增加4.0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3%提高到2010年的4.3%,工业发展呈现新格局。(一)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资源本地化发展战略,着力延伸产业链,推动资源的单一开发向优势特色产业链转型,推动工业发展从卖资源向卖产品转变,从简单开发向深度开发转变,形成以资源驱动项目、以项目驱动资本、以资本驱动产业、以产业驱动发展的科学开发模式,走出了“以资源引项目、以项目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路子。优势产业竞相发展、支撑作用不断显现,水电、钒钛钢铁、铜镍、铅锌、稀土、水泥、磷化工、烟草、轻工医药食品等九大重点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7.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水能、矿冶、绿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州的比重达到90%。(二)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成为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坚持把产业园区发展作为建设工业凉山的重要举措,推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重大项目向产业园区聚集,园区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发展势头保持良好。全州共有产业园区(含工业集中区)16个,其中省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3个,入园规上企业233户,占规上企业的60%;西昌钒钛、会理有色、冕宁稀土、雷波磷化工、成都凉山工业园区等特色产业园区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产业布局优化和聚集发展。(三)骨干企业不断壮大,成为项目建设的推动力量。高度重视和发挥骨干企业在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围绕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和重点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提升。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由2005年的22户增加到2010年的134户;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由2005年的189户增加到2010年426户,有力推动了全州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长,随着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冕宁稀土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产业特色更加突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四)高新技术产业地位凸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积极推进优势资源开发,坚持产业引导发展,企业带动发展,园区促进发展,基于资源、人才、技术的比较优势和企业规模的扩张,我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开始凸显。初步形成了以钒钛新材料、稀土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四大领域的高新技术新材料产业。攀钢集团西昌新钢业、会理财通铁钛、重钢太和铁矿、西昌新钒钛、西昌新太平、平川铁矿、四川江铜稀土、冕宁方兴稀土、冕宁茂源稀土、德昌志能稀土、好医生攀西药业等一批新材料企业脱颖而出;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冕宁稀土工业园区、成都.凉山工业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正在建设,未来几年,随着一些大企业、大集团的引进及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我州高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