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常识2古代汉语的词序词序:也叫“语序”,即语言中词语组合的先后次序。汉语的词序一般不能随意变化。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可以看出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就是“主语+状语+谓语请看:《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宾语+补语”的顺序,“定语”则用在名词之前。一、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类型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温曰:“何姓?”宓曰:“姓刘”。《三国志·秦宓传》太师谁撞?《韩非子》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齐。”《庄子·人间世》寡人將誰朝而可?《戰國策·燕策》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戰國策·齊策》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天下父母歸之,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游》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如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二年》(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例:“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微斯人,吾谁与归?”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身体的各个部分我与哪个更亲近呢?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孟子问陈相)许行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呢?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君子离开了仁,从哪儿成就名声呢?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赵策》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下》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賈誼·論積貯疏》曷爲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許子奚爲不自織?《孟子·滕文公上》何以戰?《左傳·莊公十年》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戰國策·秦策》而今安在哉?蘇軾《前赤壁賦》吾何以傳汝曹哉?汪琬《傳是樓記》◆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古汉语中,介词“以”有“用、把、拿”等意义,则其宾语往往可以提到“以”的前面。《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蛹以为母,蛾以为父。《荀子·赋·蚕》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荀子·议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天动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本纪》这种宾语前置在汉语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如:夜以继日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祸以当福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敌人受了伤而没有死,怎么不再次打击他们呢?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赵策》——我听说北方的国家都害怕昭奚恤,果真怎么样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毋吾以也。《论语·先进》——人家不用我了。“以”是动词,“用”的意思。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我不欺骗你,你不防备我。莫余毒也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没有谁危害我了。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它,以后才计划着向南飞。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比较:“是”是判断词吗?译为“现在吴国是害怕了”。“是”是前置的宾语吗?即“今吴惧是”,译为“现在吴国害怕这个”。如果宾语是代词,这种宾语前置多用“之”复指,而不用“是”。“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惟余马首是瞻。现代汉语中还保留了这种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听”、“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才是举”都是这种格式。附录:“斯”“焉”也可以用作复指代词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元年》——我周朝迁往东边,靠近晋国和郑国。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斟上两壶酒来享用,杀几个肥壮的羔羊。飨:享用。试比较: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代楚》主+宾语“是”+谓语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同上》前置宾语+标志词“是”+动语四、對賓語前置這一現象的性質如何認識?A1王力《漢語語法史》:A2俞敏1981《倒句探源》(《語言研究》創刊號)B石毓智《漢語研究的類型學視野》:更重要的一條理由是,在從句之中,即使指代詞也沒有這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