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指点思想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结合我国实际的教学计划。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是既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又要有好的人文精神素养;既要懂技术又会经营管理,并具有较强的国际沟通能力。课程安排恪守以下准绳: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加强数理基础和人文科学教育,打实自然科学基础,努力提高先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涵养。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学会工程管理方法。培养目标本专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求,培养既掌握现代工程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又具备坚实的机电工程技术基础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他们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的专门知识,为各类现代企业、各种服务机构以致各级政府部门,将人力、物资、设备、技术和信息加以综合,进行组织、决策、计划,设计高效的优秀系统并对这样的系统进行控制、实施和改进,以获得最好经济效益。基本要求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学科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管理专业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工程知识、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运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认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认识。学制与学位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先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数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延伸学习期限,但普通不超过六年。先生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考核合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课程体系结构全部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教学模块所组成。各教学模块都配备足够量的选修课程,大幅度地提高选修课程的比重,使先生对所学课程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适合于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履行。公共课程中除了保留较强的数学、物理、外语等课程外,添加了化学、生命科学等课程,并设置了跨学科导论、数学和自然科学选修课。“两课”总学时数为252,课内学时180,课外学时72。军事理论课总学时为72,课内学时18,其余为课外结合军训进行。英语教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216学时;内容深化的选修部分72学时。体育类除修满必须的学分外,还须从通选课选择1学分体育课。学科基础包括工程技术和管理基础,工程技术模块的主干课无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电控制基础,该模块的目的是让先生掌握工程和制造过程的原理和技术,使先生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管理基础和专业模块的主干课是管理学基础、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经济学、工程统计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学、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人因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等,该模块的目的是让先生掌握企业在生产和运作过程中的组织、决策、计划、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先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工程技术模块和管理工程模块共同构成了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通过这两个模块的学习,先生将掌握设计、制造、机电控制的基础知识和组织、决策、计划、控制等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先生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各类课程的学时分配如下:课程类别必修课课内学时(学分)选修课学时(学分)占总学时比例公共基础(人文社科类)198(11)108(6)10.40%公共基础(经济管理类)72(4)2.45%公共基础(自然科学类)468(26)108(6)19.57%公共基础(外语类)216(12)72(4)9.79%公共基础(体育类)72(2)90(3)5.50%公共基础(计算机类)90(5)72(4)5.50%专业课程(学科基础类)981(54.5)216(12)40.67%专业课程(专业方向类)180(10)6.12%总计2025(110.5)918(49)100%主干课程体系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是机械工程和管理工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电控制基础、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经济学、工程统计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人因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等。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习、课程实践、毕业论文分阶段进行衔接,以使这些教学任务能密切配合、并有必然的连续性。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验、上机、军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其中教学实验、上机、课程设计是配合相关课程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18周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力求具有工程背景,解决实际工程管理研讨和工程管理运用问题。课外实践活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