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试题型:名解、填空、选择、问答、计算《药物色谱分析》复习重点第三章气相色谱法1、了解气相色谱法得特点及分类;特点:1、效能高2、灵敏度高3、选择性高4、分析速度快5、应用范围广,测定高温下可气化得物质6、样品用量少分类:1、按固定相分:气-固、气-液2、按柱子分:填充柱、毛细管柱3、按分离机制分:吸附、分配2、气相色谱得固定液(1)对固定液得要求1、热稳定性好,在柱温下不热解,2、化学惰性,不应与样品组分、担体、柱材料及载气发生不可逆反应。3、蒸气压低,在操作温度下一般应低于0、1mmHg,否则固定液易流失,影响柱使用寿命、保留时间及检测器响应。4、对样品组分有一定得溶解度,否则样品组分不被保留而得不到分离。5、对样品组分具有选择性,不同得组分有不同得分配系数,以利分离。6、对担体有湿润性,以利于在担体表面形成均匀液膜,以增加柱效。样品组分与固定液之间得分子作用力得种类定向力:由极性分子得永久偶极间得静电作用形成得。如极性组分与强极性固定液PEG-20M等得作用力。诱导力:在极性分子得永久偶极得电场作用下,邻近得可极化得非极性分子可产生诱导偶极,因而两分子间产生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通常较小。色散力:非极性分子由于原子核与电子得运动,产生瞬间偶极,因而产生相互作用,这种力普遍存在,但非极性分子间得作用力仅此一种。此作用力更弱。特殊作用力:主要来源于组分与固定液形成络合物。例如含有Ag+得固定液与烯烃可形成络合物。固定液得极性与分离特性评价,主要掌握Rohrschneider常数,了解McReynolds常数组分得结构、性质与固定液相似时,在固定相中得溶解度大,因而保留时间长;反之,溶解度小,保留时间短。Rohrschneider(罗胥耐得)提出了一种固定相极性得分类法:规定非极性固定液角鲨烷得相对极性为0,强极性固定液β,β’-氧二丙腈得极性为100,其它固定液得极性按下式计算:q为丁二烯与正丁烷在固定液上得相对保留值之比得对数,即:q1、q2、qx分别为待测物在氧二丙腈、角鲨烷及欲测固定液上得q按这一方法测出得相对极性,从0至100分为五级,每20为一级,用“+”表示。按上述方法不能反映出样品组分与固定液之间得全部相互作用力,只就是反映了色散力与诱导力。McReynolds改进了罗氏得方法,采用下列十种化合物作为检测物:麦氏常数△I得计算公式如下:Ip为某组分在待测固定液上得保留指数,Ia为同一组分在角鲨烷上得保留指数,一种固定液在规定得十种组分上测得得各个△I值,体现了组分与固定液间得色散力、诱导力、定向力与氢键力。因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该固定液得分离特性。结论:当固定液品种不同,但△I值均几乎相同时,它们得分离特性也几乎相同,如SE-30,OV-1,OV-101,DC-410,SE-96。当固定液之间得△I值接近时,它们得分离特性也接近,如DC710与OV-17。当固定液间得△I值差别大时,它们得分离特性也有很大差别。固定液得分类,掌握几种常见常见固定液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类、聚苯基甲基硅氧烷类、氰烷基聚硅氧烷类与聚乙二醇得特点及使用分析对象,特别就是一些商品代码所表示得对应得固定液名称。常用:甲基硅酮(又称甲基聚硅氧烷)甲基硅酮SE-30,OV-1就是最常用得固定液,极性很弱,与组分得相互作用力主要就是色散力,对含氧化合物有一定得选择性。对于烃类等非极性化合物基本上按沸点顺序分离。苯基甲基硅酮按苯基含量得不同,有低苯基(含苯基25%),中苯基(含苯基50%)及高苯基硅酮之分。OV-17属中苯基硅酮。此类固定液适合于分离甾体化合物、生物碱、醇类、糖类等化合物。氰烷基硅酮XE-60、OV-225这类固定液含有电负性得氰基,对极性组分有较强得定向力,对易极化组分可使之产生诱导偶极。适用于分离糖类、醇类、酚类、甾体化合物、脂肪酸等。氟烷基硅酮QF-1含三氟丙基,对硝基化合物与酮类有显著得选择性保留。而对芳烃与醇类则否。对于酮-芳烃,酮-醇能很好地分离。聚乙二醇PEG20M、PEG6000、PEG400这类固定液含有醚基及羟基,就是氢键型固定液。在氢键得形成中,既就是氢键得质子接受体又就是质子给予体。它们能与羟基化合物、碱性含氮化合物、酮类等形成氢键。组分在这类固定液上得保留主要取决于氢键力得大小。适合于分离醇类、醛类、脂肪酸类、酚类、生物碱、酯类等化合物。聚酯DEGA、DEGS等为线性脂肪族聚酯,酯基中得氧原子有未用电子对,有亲核性,能与带部分正电荷得氢形成氢键。另外,由于诱导效应(酯基得),存在着α活泼氢原子,所以有亲电性,对烯烃、芳烃、杂环化合物有较大得作用力。适用于分离醇类、酚类、脂肪酸类、酯类、胺类等化合物。气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