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上册教案【精品多篇】摘要:语文上册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新版人教版小学上册语文教学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师板书“阳光”,你知道阳光能带给我们什么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学生齐读)3.学习“棉”字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呢?(师生共同质疑)二、感知,学习课文字词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2.再读课文,用“○”圈出文中的生字。3.生字教学。(1)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2)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字。(3)摘掉小帽(擦去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4)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例“午”—“牛”区别。4.再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5.读了课文,你懂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2.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3.小峰知道了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5.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7.总结,教育学生从小要关心老人。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五、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左或结构的字:妈、奶、放、收六、布置作业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1.上节课我们交了很多生字宝宝朋友,不知道小朋友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3.开火车认读生字,看哪列火车开得快、开得稳。4.先给词语找朋友,再连线。晒盖收脱睡合棉衣午觉眼睛棉鞋棉被棉花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了什么?2.指名读第5—8段,课文又写了什么?三、提问讨论,理解课文(可按座位,也可分大组围坐)1.分大组围坐抢答教师的提问(组员没答完整,同组人可补充)如:(1)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谁学的?(2)奶奶感到怎样吗?为什么?2.分组讨论,提出一两个认为重要的问题。3.大组互问,同组人合作解答。方法,每组派代表站在前面,向下一组提问,下一组的组员共同解答。四、看图读文,解说图意图一,男生看,女生读图二,女生看,男生读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联系实际,夸夸家里人1.你家里有哪些人?他(她)做的哪些事值得你夸奖?2.你关心过家人吗?说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板书设计棉鞋里的阳光xiàojìnɡ孝敬老人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字,认识14个二类字,学习一个新偏旁。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3、和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朗读。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感受到诗歌文字的优美,和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商讨。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生字卡片、课件,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在休息的时候,都和伙伴做一些什么样的游戏呀?看来你们的游戏内容很丰富,玩起来一定有趣极了。可是当你们生了病不能出去玩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被子大地》一课,看看一位外国小朋友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设计意图:由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二、新授(一)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1、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让我们带着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习课文。老师播放录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被子的大地”指的是什么?在你的头脑里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谁愿意描述一下刚才自己看到的画面?“被子大地”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我”用被褥铺成的玩玩具的场地。)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读几遍。体会小朋友独自玩耍的乐趣。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为下一步阅读打基础。(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1、学习第一诗节。指名朗读,由“我病了,只好躺在床上”,引发学生想象人病了会有什么感受?(生病身体上非常痛苦,心情也不好)“只好”体现出什么?(体现出小朋友的无奈,不得不躺在床上)。这么无聊的时候是谁帮助他排除寂寞呢?对,是一件件玩具。学习“件”字。件是一个量词,可以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它;一人牵一牛。体会“一件”和“一件件”的不同。一件件表现数量多。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一次次、一条条等。学习“具”,注意里面是三横,用“玩具”说一句话。再读这个诗节,指导朗读,重读“只好